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古白洋淀的形成及周边主要河流对古白洋淀的影响——雄安新区的史前文化之一

http://www.newdu.com 2022-06-10 未知 周长富 参加讨论

    雄安新区位于河北平原的腹地,北邻北京,东近天津,西接保定,下辖安新、雄县、容城三县及周边部分地区,华北明珠白洋淀是雄安新区最为典型的文化景观之一。白洋淀是河北平原上常年积水的最大湖淀,是大清河中游许多淀泊的总称,总面积约366平方公里,由白洋淀、马棚淀、烧车淀、藻笮淀等97个大小不等的淀泊组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白洋淀渔、苇、养、游诸业兴旺,被誉为“华北江南,鱼米之乡”。从史前时期到历史时期,以白洋淀水域为核心,相关联的流域范围内的地域文化相互融通融合,为该区域范围内文明的产生、发展、进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白洋淀的形成过程与河北平原成陆的过程关系密切,呈现出沧海桑田般的复杂变化,白洋淀水域的特殊聚集效应使其成为融通黄河流域文明与华北平原广阔地区文明形态之间的重要纽带。
    一、河北平原成陆与古白洋淀的形成及演化
    地质历史时期,整个华北平原是一片浅海,黄河以及从太行山、燕山流出来的漳河、滹沱河、沙河、唐河、永定河等河流都注于这片广阔的浅海,这些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此地域范围内慢慢沉积,从而使海底露出水面,成为陆地。原有的浅海环境与众多河流的冲积,使得河北平原在地貌特征上主要包括三种平原类型即山前洪积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和海积平原。整个华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倾斜,地势低洼地区常年积水形成大量湖淀。白洋淀位于太行山东麓古黄河和永定河两河冲积扇面相夹峙的低洼地区,东临沧县隆起,西抵太行山隆起,其主体部分位于安新县境内,四周与容城、雄县、任丘和高阳衔接。
    在史前时期,白洋淀的水域面积随着大气候周期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变更。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王会昌研究,远古时期,白洋淀在当时干寒的气候条件下,曾于距今4—2万年前基本上干涸。中全新世期间,河北平原东部发生海侵,海面上升使河流由侵蚀转化为堆积,曲流发育,排水不畅,低洼地带积水成湖。与此同时,该时期气候温湿多雨,河流来水量丰富,使得早全新世后期再度兴起的白洋淀极度扩张。东北起自永清,西南历雄、霸二县北部,西去容城再折而南下,经保定市东、清苑而过望都与定州东部,东去安国、博野,直趋肃宁与河间地区,东部与文安洼水域相连。晚全新世大西洋期气候转为温凉偏干旱,导致雨量不足,湖水变浅乃至解体、收缩甚至于局部干涸。到全新世(地质年代名,又称冲积世,距今1.1万年至现代,为人类的历史时代)后期,一度干涸的湖淀首先在地势最洼处再度兴起,此时的白洋淀范围比今日略大,向南一直延伸到今肃宁—河间地区北部,东侧则可能与文安古洼连为一体。
    而环境考古专家周昆叔先生考证,“古白洋淀湖区曾扩及到太行山前,距太行山只有3至4公里”(董琦,《虞夏时期的中原》,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10页),即言史前时期古白洋淀水域面积之广阔,而从现今的地理环境对比分析可知白洋淀水域面积已大为收缩,许多湖淀消失。笔者通过查阅有关典籍发现,在《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以及安新、雄县、任丘、高阳等十几个县市的府、州、县志中,都有很多关于白洋淀地区古代湖淀的记载,至今多已不复存在,或空留地名,或遗迹斥卤(盐碱地,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洋淀地区古代湖泊消失的记载不胜枚举。例如,《河间府志》(明嘉靖19年本)记载的明代在肃宁——河间的“洋东淀”、“五千淀”。《元史·河渠志》记载的“五官淀”。《元和郡县图志(卷18)》记载的“阳城淀”等等,这些曾经见诸史料并作为地域标识记载的重要湖淀,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已消失。
    总之,在地质历史时期,河北平原逐渐形成,地势低洼地区常年积水形成古白洋淀。伴随着史前时期气候的演变,导致华北平原地区的降水量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差异,注入古白洋淀的主要水源以及水量大小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而这种差异直接导致白洋淀水域面积的扩大或缩小。
    二、古白洋淀曾处于古黄河尾闾的地理空间特色及意义
    河北平原形成初期,地势低洼,黄河两岸又无大堤,河水放荡不羁,四处漫流,没有固定的河道,河段不断变化,巡回行淤,使广阔的平原不断淤高。史前时期黄河水道流向多变,关于黄河河道下游的走向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中以谭其骧、史念海、袁广阔最为典型。
    谭其骧认为,“汉以前至少可以推断到新石器时代,黄河下游一直是取道河北平原注入渤海的。”而“黄河下游河道见于先秦文献记载的有二条:一《禹贡》河,二《山经》河。这二条河自宿胥口北流走《水经注》的‘宿胥故渎’,至内黄会洹水,又北流走《汉志》的邺东‘故大河’,至曲周会漳水,又北流走《水经》漳水至今深县南,二河相同。自此以下,《禹贡》河走《水经》漳水东北流经交河、青县至天津市东南入海,《山经》河北走《汉志》寇水经高阳、安新折东经霸县至天津市东北入海。”“约在前四世纪四十年代左右,齐与赵、魏各在当时的河道即《汉志》河的东西两岸修筑了绵亘数百里的堤防,此后《禹贡》、《山经》河即断流专走《汉志》河,一直延续到汉代”。(谭其骧,《长水集(下册)》,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88页。)
    史念海则认为,《禹贡》河基本与《汉志》河相重合,理由是“宿胥故渎”为淇水,《禹贡》河道其实也流经濮阳地区,走一段《汉志》河道,然后再北折,经河北中部,至天津入海。(史念海,《论<禹贡>的导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
    最近,袁广阔著文认为,“《汉志》河其实就是《禹贡》河。”并且对《汉志》河的走向作了简要描述。他说:这条《汉志》河“自宿胥口东北流至今濮阳县西南,然后北折流经大名至今馆陶县东北,东折经山东冠县、高唐、平原、德州等县市,德州以下复入河北,至东光县西会漳水,经吴桥、沧县而东入渤海。”(《<禹贡>黄河下游河道走向及改道的原因》,《光明日报》2018年7月23日,第14版)。
    对比分析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无论《汉志》河与《禹贡》河是否是一条河道,它们流经的区域都距离古白洋淀较远,且在古白洋淀的下游,对白洋淀的直接影响不会很大,因此不应纳入本文探讨的视域范围之内。而《山经》河则直接流过今雄安新区,依据谭其骧的说法,《山经》河与《禹贡》河在今深县南分道之后,《禹贡》河向东北流去,《山经》河则北流会和滹沱水,由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滱水,此下走的就是《汉书·地理志》中的滱水,北流至今清苑县东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此下也就是《水经》的拒马河,又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也就是说古白洋淀恰好处于《山经》河的尾闾,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公元前四世纪四十年代,大约为战国中期。
    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复杂历程中,黄河流域的史前文明异常发达,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聚集带,多种文化汇聚于此。同时高度发达的文化又不断向外辐射,呈现出相互交流融通的壮丽场景。雄安新区境内及其周边地区的南庄头遗址、北福地遗址、梁庄遗址、留村遗址、午方遗址、东牛遗址、北庄遗址、北城遗址等共同构筑了当地的文化谱系。通过梳理这些遗址的文化现象,可以清晰地发现,雄安新区境内的史前文化有其原生的本地特色,同时又体现出通过河流河道等天然通道吸收接纳、融合汇通周边文化的特点,最终在古白洋淀及其周边地区这一地理上的洼地形成文化上的融合高地。
    三、白洋淀位于“九河下梢”提法的历史演进
    白洋淀处于“九河下梢”。《尚书·禹贡》云:黄河“北过洚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这里先明确一个概念,何谓支流、支津?支流是流入黄河的河流,支津是由黄河中分出来的河流。所谓“播为九河”是指支津而言的。白洋淀位于“九河下梢”提法由来已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伴随着史前时期气候的演变,古黄河与华北平原主要河流河道不断变迁,白洋淀周边地势地貌不断变化,“九河”所指示的具体河流也有一个演化的历史过程。
    谭其骧先生解释说,黄河水进入大陆后北流分为九条河流,九河的河口段都受到渤海潮汐的倒灌,以“逆河”的形象入于海。究竟黄河播为那九条河流?历来说法很多。
    根据刘起釪先生的考证,虽然汉代人所作的《尔雅·释水》已实指为徒骇、太史、马颊、覆黼、胡苏、简、絜、钩盘、鬲津九条河,但西汉人只知河名而不知它们的确切位置。汉末的马融、郑玄,北魏的郦道元、唐代的陆德明、杜佑,以及宋、元、明、清诸代研究者甚多,但没有那位能说清楚。近人杨守敬在《禹贡本义·九江》只好说:“九者极数也,言其甚多,不必限以九也。”研究古黄河几十年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也说:“九河可能只是泛指许多条岔流,不是实数。”(谭其骧,《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54页。)
    刘起釪先生所作《九河考》,依据1978年2月28日《光明日报》第1版刊载的《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地下水综合科学考察取得重大成果》(以下简称《成果》),对“九河”做出了详细的论述。《成果》的附件《河北平原黑龙港地区古河道图·说明书》表明:黑龙港地区有九条古河道带,即(1)大名、馆陶、清河、枣强、景县、沧州的黄、清、漳河古河道带;(2)大名、卫东地区,中间经山东,至吴桥、东光、南皮、沧州和吴桥、盐山、孟村的黄河古河道带;(3)魏县、广平、巨鹿、新河、束鹿、深县的黄、漳河古河道带;(4)成安、肥乡、曲周、平乡、巨鹿的漳河古河道带;(5)冀县、衡水、武强、献县、交河、沧州的黄、漳、滹河古河道带;(6)沿子牙河一带的漳、滹河古河道带;(7)安平、饶阳、河间、大城的滹沱河古河道带;(8)肃宁、河间、任丘的滹、沙、唐河古河道带;(9)任丘、文安的拒马河古河道带等。其中(2)黄河,(1)黄、清、漳河,(4)漳河,(8)滹、沙、唐河古河道带这四条是较大的古河道带。
    如果把《尔雅》所说的九河与黑龙港九条古河道带比对,能否一一相符呢?刘起釪先生认为:最北的徒骇河,它既承滹池,又承漳河,可以归于(6)漳、滹河古河道带;其次太史河,当属(5)黄、漳、滹河古河道带;再南的简河、潔河,当属(2)黄河古河道带北支;在此以南的胡苏、鬲津等河,都因紧邻可归于(2)黄河古河道带南支;更在其南的马颊、覆釜、钩盘三河,则去黄河古道带之南已稍远,处于大陆泽正东,严格来说不属于北出大陆泽的古九河区域之内,同时也就不属于今所发现的这九条古河道带之内,显见过去文献是把它们勉强牵附于九河的,因而是不可信的。(刘起釪,《古史续辨·九河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笔者认为,从《九河地理示意图》和刘起釪先生的论述可以看出,在大陆泽的东北,除古黄河入海北道流经今雄安新区以外,所谓“九河”支津,都“同为逆河入于海”,白洋淀似乎说不上“九河下梢”。但是如果复原到当时的历史地理环境中,我们就会发现,《禹贡》时期由于河北平原地区气候比较温和湿润,正是古白洋淀极度扩张的时期,这个时期白洋淀湖面几乎是和渤海相连通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这一时期天津一带尚未成陆。而最近考古研究也证明,天津在战国时期才刚刚成陆。事实上,极度扩张时的白洋淀正位于黄河支津“九河下梢”,这在“大白洋淀”时期是确实如此的。
    在古黄河南迁之后,关于白洋淀“九河下梢”有多种说法,仅摘录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
    一是顾祖禹说:“府境漕河、徐河、石桥河、一亩泉河、滋河、沙河、鸭儿河、唐河与易水为九河,合流于此,统名为易水,至雄县南而为瓦济河。旧志云:瓦桥关当九河之末是也······下流入任丘县界之白洋淀。”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2)》,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536页)
    二是王会昌说:“源出于太行山的潴龙、孝义、唐、府、漕、雹等8条河流,构成扇面河网,汇流于白洋淀”。(《一万年来白洋淀的扩张与收缩》,《地理研究》1983年第3期。)
    三是康熙十九年《安州志》卷1《九河考》云:“安州为九河下流之地,九河者曰徐、曰漕、曰雹、曰平、曰一亩泉、曰方顺、曰唐、曰滋、曰沙者是也。”
    应该说,历史上由于河北平原上河流颇多,而且改道分合,涸淤消失,多有变化,加上有些河流经过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因此出现大同小异的说法是很自然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黄河南迁,古白洋淀水域面积的缩小,白洋淀位于“九河下梢”所指示的含义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白洋淀成为了大清河流域的“九河下梢”,这是岁月迁移带来的沧桑之变。
    结语
    白洋淀是一幅令人心醉神驰的北方水乡风景画,她的柔美迤逦早自遥远的地质时代就已经开始孕育。由于古白洋淀地区特殊的地理地貌,多条河流汇聚于此,从遥远的远古时代起,这些河流所携带的文化基因就在古白洋淀地区汇合融通,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为历代文人和当代学者所关注。白洋淀地区成陆过程复杂,伴随着大气候周期的演化与黄河改道,古白洋淀的水域面积也时大时小,“九河下梢”的提法所指示的河流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做深入的探讨研究。深入发掘白洋淀文化的丰富内涵将有助于提升雄安的文化自信,从而为雄安新区建设注入强大的文化基因。
     
    (作者系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