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决策层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顶层设计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关于民族问题治理的战略指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民族关系提出新期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尤其是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于全球第二位的历史巨变,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对国家治理和发展形势的全面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国家决策层进一步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定为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了国家发展目标表述的重大变革。的确,在相当长时间内,对国家的治理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发展目标,我国通常将其表述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表述一致的强国目标的表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被确定为国家发展的目标,就在一般性的强国目标表述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个特色突出的文化性、道义性的目标表述,从而使国家发展目标更加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动员能力。 在当代中国,这样的国家发展目标表述前所未有,是在国家发展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提出的一个追求更加高远、内涵更加丰富并蕴涵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期许的国家发展目标。这样的国家发展目标也是划时代的。因此,党的十九大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列入会议主题,把“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核心内涵,并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布局国家治理和发展的进程。随后,国家的宪法中写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党的历史及使命也表述为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党和国家重大问题的论述还增添了民族的维度,从而由原先的政党—国家—人民的三维结构变为政党—国家—民族—人民的四维结构。 国家发展目标增添了新的内涵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不仅对国家治理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也对国内民族关系的调整和演变形成了新的期待。今天的国家发展目标与此前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其对民族关系调整和演变所形成的期待与此前的期待也有明显的区别。这样的期待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概括起来看,就是要加强中华民族的内部凝聚和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支撑,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二、为民族关系的调整和塑造提供根本指引 为了对国家发展目标中民族关系的调整和塑造提出的期待作出积极而有效的回应,国家决策层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通过有效的国家治理而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决策,在顶层设计的层面上作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部署,从而为民族关系的调整和塑造提供了一个根本指引。 这一根本指引的核心要求或关键点,就是根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中华民族本身,以及对于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及其相互关系具有根本影响的内在机制,抓住影响民族关系变化的关键点,促进民族关系按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而进行全面、深度的调整,使其朝着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和巩固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创造条件。 今天的中国,有四个因素或变量对民族关系具有刚性影响: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个宏大、全面的整体性目标,对民族关系提出新的期待;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民族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但总体来看是成功的,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从而为今天朝着新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三是民族复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国家间关系刚性化和国家行为民族化的日渐突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在激烈的外部竞争中实现,因此,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民族复兴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四是民族关系演变的环境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逐步实现的条件下,刻画民族和民族关系的根本因素,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塑造更加紧密和更多共同性的民族关系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条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部署,就是基于对形势冷静分析和准确判断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目标指向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引导和促进民族关系朝着加强中华民族内部凝聚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必要的条件。它既考虑到并抓住了实现目标的关键性环节,又与此前民族关系调整的要求形成了柔性衔接,也易于为理论界、政策圈和社会大众接受,因而是一个兼具战略性和策略性的决策,为民族关系的调整和塑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抓手。 三、将促进民族工作的全面改进和创新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为民族关系的调整和塑造提供了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大方向。但是,这个方向性的目标确立,较之于此前的民族关系调整或民族工作的发展来说,却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根本性变动。诚然,这个战略指向与此前的民族关系调整和民族工作是一脉相承的,但它的实施也会引起整个民族工作体系的根本性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目标,国内民族关系的调整主要指向了一个个的少数民族,包括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加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其间,既出现过忽略民族特殊性的问题,也出现过过分突出民族特性的偏颇,但总体上看是非常成功的,经由它而建立了新型的民族关系,并为今天所作的调整奠定了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指引,就是把民族关系的调整引向或指向了中华民族本身,或者说,指向了中华民族这个整体。如果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话,以前的民族关系调整偏向于大家庭中的各个成员,今天的民族关系调整则强调大家庭本身,要求从维护好大家庭本身的角度来调整各个成员间的关系,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创造条件。 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指引,要求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协调好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此前或传统的民族问题治理来说,它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并通过方向的指引而促成一系列的变化。一方面,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并对整个民族问题治理具有重要影响的民族理论,包括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这两个基本原则,要按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进行阐释;另一方面,民族问题治理是通过元政策、主干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政策实施等环节实现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样一个具有元政策意义的要求的提出,必然促进整个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发生深刻的变化,形成一个龙摆尾的效应。 上述这些变化的出现或持续累积,必将导致或引起民族关系的全面重塑,进而构建一个适应中华民族复兴的民族关系模式。这样一系列朝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向的变化,在进一步凸显和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根本指引的内涵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彰显了这一战略指引的功能和效益,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积极助力,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云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民族政治学的探路人,创建了中国的民族政治学学科,率先从政治学角度研究民族政治现象,构建了完整的民族政治学理论体系,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民族政治学硕士点、博士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