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http://www.newdu.com 2022-11-24 未知 洪盛志 参加讨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凝聚共识、团结奋进、共同繁荣的重大政治和社会工程,深嵌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整体过程中。坚持民心同向,坚持民利相连,坚持民情同融,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使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包容性更广、认同感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共同体。
    一、坚持民心同向,建设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
    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国政治建设“一条心”。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实现国家发展目标首先需要强化政治建设,凝聚整合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我国也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是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更要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推进政治建设,更加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凝聚起“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磅礴力量,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统筹谋划和推进党的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其概括为12个方面内容,引导各民族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强化公民在个人与集体、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基本原则,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为更高层次的认同,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使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认同感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检视、优化民族工作的举措方法和体制机制,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动摇。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目的,进一步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显著优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主动做好嵌入式立法,及时稳慎健全完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各类事件,切实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才可能长久。
    二、坚持民利相连,建设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中华民族共同体包括了各民族共同的现实利益及未来愿景,必须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将国家建设与各地区发展科学统筹起来,把政策支持和自力更生有效结合起来,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要继续推动国家政策支援帮扶,坚守“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根据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等制定实施差别化支持政策,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重点补齐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短板。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着力提升广大干部特别是民族地区干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能力,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办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重点将就学、就业、就医、安居、养老和出行等工作抓好,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融合机制,实现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是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加快形成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推进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体制机制,把旅游业打造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和战略性支柱产业,推进参与式、共享型资源开发模式,建立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
    建设共生互补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同频共振。民族地区是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和文化特色区,也是国防建设的重点,山区、林区、牧区有各自的特点。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本地实际,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走出发展新路子。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发挥好民族地区的特色与优势,充分释放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把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等作为建设共生互补利益共同体的重要一环,确保各民族、各地区与祖国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增强各族群众共建现代化国家、共享现代化发展成就的意识,形成联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牢固利益纽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三、坚持民情同融,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的涵化功能通过引导和塑造共同价值观,形成直接的情感共鸣,从而为共同体意识提供文化动能。符号、建筑、服饰、影视、礼仪、仪式等日常生活中的物化载体是维护和提升共同体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熔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挖和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推动建立一批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中华文化特征、彰显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文化项目,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让文化线路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代代相传,让历史文物中承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来激发群众的历史自觉与历史担当,唤起全体中华儿女的心理共鸣,增强共享中华文化的情感和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文化生活,让各族群众真正地被先进文化现象所吸引、被先进文化事件所感动,使之内化为共同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和共识机制,外化为维护共同体秩序的民族文化符号,并不断调适自我价值观以顺应中华优秀文化价值规范,从而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追求。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基础。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定不移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摒弃陈规陋习,防止固化强化差异性中落后的、影响民族进步的因素,克服妨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共同性的思维方式和做法,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引导各族人民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要利用好各类教育形式,在基础教育中推广双语教学和各民族互学语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是沟通交流和认同的基础,要强化宣传教育,使各族群众正确认识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使用的关系,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夯实各族群众交往交流基础,实现各民族心相通、情相连。同时,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要求加强跨文化适应教育,破除民族间交往藩篱,实现各民族同频共振、共情交融。
    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实现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坚持“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建构,积极探索各民族空间共聚、文化共享、经济共融、社会共治、心理共识全方位嵌入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防止民族分层结构与社会分层结构、从业结构等高度重合,使各族群众在生活上相互帮助、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守望相助、手足情深。打造共同的“节庆、饮食、体育、娱乐”文化,大力营造相互尊重与包容、相互接纳与依赖的社区环境,聚合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互动的心理动力,营造各民族“六个相互”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形成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合力,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初心与使命研究”(18AMZ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副教授、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