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民族高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http://www.newdu.com 2022-12-01 未知 吴桃 张立辉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要原创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民族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主力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须当好“尖刀连”,发挥好“排头兵”之势,充分发挥日用不觉的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立足于思政大课堂、实践大平台、师资大智慧的育人新格局,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开门办学和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宣讲、多元化传播,汇聚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立德树人的育人合力,把民族高校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的示范学校,彰显民族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革命摇篮和人才聚集的新高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现实要求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立足我国民族地区的现实,反映各民族的意愿,适合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定盘星”,是增强各族儿女志气、骨气、底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心骨”。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繁荣的根本保证,是助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政治保障。民族高校是贯彻落实好党的民族工作思想的前沿阵地,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需要,以“大思政、大格局、大情怀、大智慧”为新高地,传播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民族高校坚决贯彻落实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切实行动和实践体现,这是新时代赋予民族高校的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主体性、原创性的重要论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理论方面的集成创新,是对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民族高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大思政课”,是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供学理支撑,让“平视一代”的青年学子领会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就要真正地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论价值、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要求
    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为学界学人秉持学术自觉和学术自信的精神,阐释好中华民族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话语生成和经验表达的空间。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实践,作为“经师”和“人师”的教育工作者,应秉持“大历史观”的经纬讲明和说清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精神、中国文明的根脉,确证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构建美好家园的开拓史,就是一部各族人民内求统一、外御强敌、反对分裂的奋斗史。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理应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科学内涵、思想优势的哲学社会科学,在走进历史、回应现实、预知未来的过程中自主地生成了一套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本土化和竞争力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经验范式,呈现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表述愈加深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经验愈加富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愈加显效的鲜明特征,推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科建设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成为丰润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力军。中国特色民族学科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彰显了守正创新的学术品格,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理应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主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集中体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党全面领导下的民族高校,要心怀“两个大局”,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学校“小课堂”引入社会“大课堂”,真正地实现潜移默化的内化特质和润物无声的外化张力,以“盐”的力道和“糖”的味道阐释好、传播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理学理道理,让民族高校成为涵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天地和创新高地,源源不断地为党和国家输送和造就人才,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成为心系人民、胸怀世界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新时代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思政课”育人路径研究(22JDSZK089)、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宣传教育研究”(CJWSZ22-05)、西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2022年度项目(ZLGTT20220202)研究成果】
    (吴桃,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教师;张立辉,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