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神交的意义——“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系列写作的自我问答

http://www.newdu.com 2023-08-08 《中国作家》 阎晶明 参加讨论

    


    自去年以来,我借《雨花》和《中国作家》的宝贵版面,发表了大约十篇系列文章。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话题: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一系列的文章,有些话确有说一下的必要。有些问题也是自己要问的,那也就只有自己来一问一答了。
    问:鲁迅研究有那么多可以自己从头说、接着别人说的话题,都有过哪些计划?
    答:的确是这样。鲁迅之为鲁迅,就是任何一个话题,哪怕是一个小点,都可以继续说下去,而且可以从一个小切口打开一个大世界。写完关于《野草》的专书之后,我本来的打算是,写一部关于鲁迅小说的系列研究专书。连书名都想好了:《鲁迅小说全解》。在汗牛充栋的鲁迅小说研究里,添不添我的这一块砖,既不显多也不显少,只是自己觉得有话想说而已。这方面其实也有过一点尝试。二〇一九年,《孔乙己》发表一百周年,我在《作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孔乙己》的长文,其中不但想表达一点自己的观点,还想把百年来关于这篇小说的研究也来个综述。二〇二一年,《故乡》发表一百周年之际,又在《南方文坛》发表了同样类型的文章。个人感觉,这样的写作也还是有一点价值和意义的。毕竟从事当代小说评论这么多年,又想在现代文学研究上作些新的努力。可以借助当代小说的批评方法,结合现代文学的研究,来说一点自己的看法。我的想法是,照这样的思路逐篇写下去。
    问:那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写下去呢?
    答:其实是因为不可能“概全”一个话题。比如《孔乙己》,二〇二三年初,关于这一小说人物,尤其是围绕“长衫”这个话题,网络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是鲁迅研究界完全没有预想,也非研究界促动的。它是自发式的。这些讨论并不着眼于鲁迅小说研究,而是涉及与当代青年的命运和思考相关的热议。而这些讨论反过来也为鲁迅小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也因此更加意识到,关于鲁迅研究,急不得也不用急,永远在路上,谁都不可能终结哪怕任何一个话题。所以在动手关于鲁迅小说系列读解的同时,完全可以开启一个别的课题。这就可以说一说“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系列写作了。
    问:是啊,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系列呢?“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这是鲁迅研究必须要面对的一个话题吗?
    答:这个系列的写作有不止一个的缘起动因。我先说具体的。二〇二一年,全国政协开展委员读书活动,我被要求去高频率地参与,甚至要求在读书平台上为委员们讲一讲文学,讲一讲鲁迅。讲鲁迅?关于鲁迅的小说、杂文、散文诗吗?如果不以比较深入的阅读为前提,这样的讲述是不适合的。那就不如讲一点关于鲁迅又不限于文学,尤其不限于具体作品的话题。我当时正在阅读和关注一个话题:鲁迅与方志敏。因为方志敏的狱中文稿在送出过程中关联到鲁迅。深入其中会发现,这一事件原来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有需要不断梳理清楚的线索。我想,如果把这样的故事讲给并不专门从事文学,但都有相应知识以及兴趣的文化人,是不是也还有点意思呢?从此开始,就有了相关的延伸。鲁迅与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他们之间都是有过现实交往或共事经历的,可说的故事足够多。鲁迅与毛泽东、周恩来,虽然没有现实往来,但从神交意义上讲,一样也有可供言说的话题。就这样,一边搜罗资料,一边寻找讲述线索,以一次一个话题的方式进行了讲座式的交流。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我意识到,可以沿着这个线索一直走下去,索性写成一个系列的文章。
    问:那还有什么其他的缘起及动因呢?尤其是在研究与写作的必须性上。
    答:鲁迅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几乎是与鲁迅这个名字的出现同时开始的。超过一百年的鲁迅研究史,经历了多次整体性的翻转。就以我自己开始专业学习算起,这种翻转也不止一两次。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要把鲁迅拉下“神坛”的声音不时出现。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就是要求将鲁迅首先视作一位文学家,由此来延展研究他的思想和现实斗争。人间鲁迅,是对鲁迅所应处在的位置,他所具有的生动性、亲近感的强调。由此往后发展,鲁迅身上被挖掘出来的“烟火气”越来越重,有时离文学都有点远了。原来那个被认为是“神坛”上的鲁迅形象,的确被改变了。与此相随的是,与“神化”鲁迅关联度比较直接和紧密的话题,也有不再被强调,甚至有不被列入研究范畴的趋向。这其中就包括鲁迅与同时代政治人物的关系问题。而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应该被忽略的视角。鲁迅绝不是一位“纯文学”作家,他的思想,他的社会实践,他的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从社会生活的层面上,鲁迅与同时代的很多人物,包括一些政治人物,有过这样那样的交往和关联。在今天研究这些话题,不但不过时,反而有需要强调的必要。至少我自己认为,在鲁迅研究不停翻转的过程中,这一话题可以起到制衡作用,有助于理解多侧面的鲁迅。于是我就决定,在那些零散的资料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写出一个关于“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系列文章。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这一目标竟然实现了。尽管完成度上自己还没有把握,但集合起来看,仍然觉得值得欣慰。
    问:“翻转”,一个有意思的词。
    答:的确。但这不是我的发明,我是得自于朋友郜元宝,他在为我的《鲁迅还在》写书评时使用了这一概念。这个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觉得它特别能说明问题。
    问:谈一谈这个系列完成之后的感悟吧。
    答:我更愿意说这些是“写作”而成的“文章”,不敢认定也确实不是“研究”而出的“论文”。我要求自己,要以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去进入。在这个意义上,我是把它们当成“课题”来对待的。每论必须要有出处,有根据,决不做妄猜、漫议式的评价。努力占有自己所知道、能找到的资料,尽力对这些材料进行阅读、梳理,按照自己的思路串接起一个明晰的线索。在写作的过程中,并不想以论文的格式来处理,而是从某个话题入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探讨其中所涉及的话题。这些文章因此有点不好归类,论文、随笔、散文,都有点像,又都不完全是。它们基本上都发表在文学刊物上,读者对象也非专业研究者,所以写作过程中也需要作适度调整。从结果上看,我以为这样的写作还是有效的。在学术上有多少新意和价值不敢说,或者说可能也不大,但毕竟为文学读者提供了一个认知角度,让大家对这样的话题产生可能的兴趣,认识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对鲁迅研究的多侧面有了更多了解。
    问:但毕竟是在研究基础上的写作吧。根据你的研究,有没有什么集中的特点和结论告诉读者呢?
    答:是的,的确还有那么一些直接可以说出的特点。那就是神交。神交,是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之间的关系比较集中和突出的特点。鲁迅和毛泽东、周恩来是没有过现实交往的。鲁迅曾经通过冯雪峰向他们转赠过书籍,但鲁迅在世时,跟他们两位应该没有哪怕间接的交流。鲁迅与方志敏显然没有过任何现实交往,方志敏将狱中书稿转送出去,并希望交到鲁迅手中,应当是出于他年轻时热爱文学,并有幸同鲁迅在上海的同一家报纸上发表文学作品,进而对鲁迅产生敬仰和信任。在我所写到的几位人物里,瞿秋白与鲁迅往来最密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样的友情表达在鲁迅那里是十分罕见的。李大钊也应该是和鲁迅有过现实交往的人物,鲁迅对他的形象有描述,说他“有些儒雅,有些朴质,也有些凡俗”,如果没有生活中的往来是很难那么准确的。但是,鲁迅与陈独秀是否真的见过面,其实还有待考证。鲁迅日记、书信,包括文章,均未直接提到过与陈独秀见面。如果在北京《新青年》时期见面,应该会有文字痕迹。陈独秀也未曾就此作过说明。我阅读了孙郁著《鲁迅与陈独秀》等书,不但没有找到他们二位见面的描述,还进一步加深了两人并未见过面的印象。
    问:看来真是以谈神交为主了。
    答:是的。这看上去是个局限。但是,当我们讨论两个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时,又何必把现实中的实际往来当作最主要依据呢。二十年前,我写过一本小书:《鲁迅与陈西滢》。其实,鲁迅与陈西滢虽同居一城,见面却几乎没有。似乎是在某个公开场合有过一次碰面,相互示意过而已。但他们之间的笔墨官司那样密集,足以让人有说不完的话题。
    我在写作这个系列时,也是逐渐清晰“神交”这样一个趋于共同的特点。鲁迅逝世后,毛泽东、周恩来对鲁迅的公开评价很多。鲁迅在世时,他们其实是有机会见面、通信或“捎话”的,却几近于无。只有在冯雪峰的记述里,可以见到毛泽东对仍然在世的鲁迅有过评说。这其中究竟潜藏着怎样的玄机,倒是引人遐想的事情。鲁迅与并不熟悉的陈赓见过面,而且有过比较深入的交谈。陈赓还留在鲁迅寓所用过晚餐。但由于陈赓军事人物的特殊身份,鲁迅日记里对这样的见面没有任何记载。这也给后来者留下一个谜题:陈赓到访鲁迅,究竟是一次还是两次?仿佛至今都没有定论。当然,倾向于见过两面的似占主导。
    总之,即使不讨论主题,仅就鲁迅与这些人物之间直接的、间接的往来,实际的交往抑或纯粹的“神交”,都是值得打开、饶有兴味的话题。
    问:那你觉得讨论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认识鲁迅的角度讲,有什么意义呢?
    答:我前面说过,由于鲁迅研究在总体趋势上出现的几次翻转,关于鲁迅与一些政治人物的关系研究,受重视程度不高,在鲁迅研究里算不上是热门。但我以为,其实这是一个认识鲁迅非常有价值的侧面。将鲁迅放置到他所生活的特定时代,观察他多方面的社会活动,可以见出鲁迅在某一特定时代和特定环境里所处的位置,所发挥的作用,他在同时代人物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等等。比如,考察鲁迅与李大钊、陈独秀的关系,也可以更清晰地知道鲁迅在《新青年》这个团体中出现的时间,所发声音的力度和传播力。寻找鲁迅在世时毛泽东、周恩来对鲁迅的关注和评价言论,知晓他们阅读鲁迅作品的广度深度,深化鲁迅对当时社会所产生影响力的认识。而方志敏这样与鲁迅从未谋面,鲁迅甚至未必对其有哪怕“神交”意义上的认知,方志敏却希望把自己的狱中文稿托付给鲁迅,这种天然的信任和期望,读来真是让人感动。当然,方志敏狱中文稿的传送本身又是一个相当复杂且不无惊悚的故事。我正有另一个计划,就是把这一历程以讲故事的方法记述下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知道,《可爱的中国》等文字背后,原来还有这么多曲折、生动,令人感佩的故事。而鲁迅和瞿秋白之间近乎忘年交的深厚情谊,让人感动处甚多。而且我们还必须得说,鲁迅视瞿秋白为知己,并非只是意气相投、才情互赏,实在还有共同的事业可以合作,因而互相依赖,互为支撑。从对左联的领导到杂文写作上的联手,再到文学翻译上的切磋互通,从瞿秋白对鲁迅杂文的知己般认知和精准评价,到鲁迅为瞿秋白整理、编辑翻译文稿,每一桩每一件,都可以让人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友情浓度。而陈赓和鲁迅,尽管见面并非是老朋友式的叙旧,而是一个军事家向一个文学家讲述战场上的故事,一样可以见出大家对鲁迅的信任、期望,以及鲁迅本人的诚意和热忱。这些故事的背后,闪现着一个别样的鲁迅,同时也仍然是我们熟悉的鲁迅。认识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之间的往来关系,对于更全面地了解鲁迅生平,认识鲁迅思想,了解鲁迅对中国革命的态度,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上试图作出的努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这样的视角,之前的研究,包括鲁迅传记,所涉相对较少,这些年对鲁迅关注重点的不断转移,也使这样的话题研究相对较少。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重新讨论这些话题,不但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同时也可以说是应当及时展开的。
    问:那除了这些“人际关系”的探讨,还有什么认为需要纳入的话题呢?
    答:肯定有。不过我个人受限于学力和研究的可执行度,主要以人物之间的关系描述为主。另外也完成了一篇文章讨论鲁迅著作尤其是《鲁迅全集》的编辑出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尤其是中共领导人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二〇二一年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周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举行了关于《鲁迅全集》出版的座谈会。那天会议,参与过一九八一年版、二〇〇五年版《鲁迅全集》编辑、注释工作的多位学者参加。我在会上作了一个简短发言,要义是,应当重视并且研究中国共产党在鲁迅作品尤其是《鲁迅全集》编辑出版过程中的作用。这样的研究不只是为了讨论谁的功绩大的问题,而是通过八十年来《鲁迅全集》出版的历程,探讨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其作品的编辑、注释、出版,何以从一开始就成为“国家行动”,鲁迅作品的经典化其实是从鲁迅在世时就开始的。
    问:那你觉得还有哪些是应当纳入,目前又还未完成的内容呢?
    答:我写到的几位人物,都可以和鲁迅建立起某种“对应关系”,并能得出关于鲁迅生平、思想以及社会活动的经历和故事。所涉及的,也都是在中共党内有重要地位、在党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事实上,鲁迅晚年与中共党员身份的人物在现实往来上可以举出很多。比较集中的,如往来的左联的作家艺术家,就是一个长名单。在当时的中共领导人当中,他与李立三、陈云也都有过见面,我在文章里也曾有提及。鲁迅同冯雪峰这样连接着延安与上海的党内重要人物,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其他社会活动方面,往来都十分密切。冯雪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与鲁迅之间的“传话人”。我的系列文章差不多每一篇都引用了冯雪峰的论说和回忆文字,也因此就没有专篇来写。如果今后材料积累再充分,这样的评述也一样是必要的。而且,即使我在文章中写到的一些情形,如鲁迅给延安发贺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有关专家的讨论仍然没有定说。这样的话题单拿出来,一样可以做一篇大文章。这也是我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正当理由。我尽力完成自己目前能完成的,并相信会有更多人来参与到相关话题的研究中,使之成为鲁迅研究中值得深入开掘下去的课题。
    问:在写作这个系列的过程中,有哪些已有成果可以借鉴?
    答:这方面的资料其实还是很多的。七卷本的《冯雪峰文集》里,有大量给人启思、可供佐证的文章,包括那些访谈实录,有很多是珍贵的一手资料。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冯雪峰文集》几乎是始终伴随的读物。鲁迅研究的各种资料汇编里,也可以找到与话题相关的各类文章。写作过程中引用了多位专家学者已有的成果,对此我真的心存感激。与之相关的专门著作读过一些。比如秋实关于毛泽东与鲁迅的专著,朱正的《鲁迅的人际关系》,罗高林的《鲁迅与共产党人漫记》,王锡荣的《鲁迅生平疑案》,孙郁的《鲁迅与陈独秀》,等等。至于陈漱渝、张梦阳等鲁迅研究专家,以及多位党史研究者相关话题的文章,都给了我程度不同的启发和帮助。
    问:其中的引用都是正面摘引,并没有进行过商榷,是吗?
    答:是的。基本上都是用来助力的引用。我自觉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提不出证据确凿的商榷性意见。当然,在对一件事情的种种歧见中,自己总要作出倾向性的判断,虽非大是大非,但也要在谨慎中表明态度。比如,关于鲁迅与陈赓究竟见面一次还是两次,还真不是数字上的“1”和“2”的区别。这其中涉及很多有趣的、意味深长的分歧。比如楼适夷对两次说的坚持,冯雪峰对一次才是事实的强调,就颇有值得玩味处。
    很多细节如若打开,都有可能无止境地讨论下去,而且分枝频出。比如在讨论《鲁迅全集》出版史略时,谈到过邵力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那是一种概述式的写法,主要强调了邵力子其实同时也拥有共产党人身份,所以不能把他为《鲁迅全集》做的工作都视作是国民党政府的作为。近日读到学者北塔的文章,专门讨论邵力子究竟为《鲁迅全集》的初版做过哪些实质性工作,更觉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需要深入厘清的话题。
    问:那么,就不能对这些已经感觉到复杂纠缠的问题,继续追究下去吗?
    答:当然可以。假以时日,再容“我辈复登临”吧。我希望读者诸君能从目前这个系列中获得一点有益的东西,甚至因此有热情对相关的话题持续关注下去。如果真能如此,那也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共同开启的一次“神交”之旅了。但愿如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