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奠定中国空军世界地位的朝鲜空战(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6:11:36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还是“一鸣则已,不必惊人” 1950年12月4日,也就是毛泽东批阅了空军抗美援朝作战方针的当天,刘亚楼正式下达空军作战命令,要求空四师以大队为单位轮番进驻安东,进行实战锻炼,并确定从十团开始。此时,中国空军能飞喷气式的,只有空四师,说得再准确一点,也就只有十团。 空军参战前,刘亚楼希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毛泽东为了不给初上战场的空军部队造成更大压力,提出“一鸣则已,不必惊人”。刘亚楼战术谨慎,行动却争强好胜,对空四师这支率先“放飞”的部队寄予厚望。 空四师与苏联友军师长巴什盖维奇所部同驻安东浪头机场。为了便于协商问题并随时向友军学习指挥,方子翼建议将两师的指挥所设在一起,搬到浪头机场北端西侧山坡上的一个视野开阔的棚子里。巴什盖维奇虽然同意了,但双方的实际接触还是有限。比如,苏联的停机坪严禁中国空军人员接近,所有保障工作也都是由他们自己来做,而且由于语言障碍,空战时双方实施协同困难重重,甚至有不愉快的事情和失误出现。 空四师二十八大队进驻浪头机场后,于12月28日开始担负实战锻炼的战斗值班。此后,大队每天都有战斗出动,每次也都跟苏联友军向敌机方向冲去,但由于友军不尽心带领和无线电联络不畅等原因,每当苏联空军飞机突然加速出击时,混合编队中的中国飞机便被甩在后面。中国飞行员眼前只是茫茫云海,不要说敌机,就连友军的影子也没有了,只好扫兴返航。如此十多次,仍未打上一仗。指战员们不免有些急躁,渴望早日打上一仗。 方子翼跟巴什盖维奇谈了几次,可这位二战期间的苏联空军英雄却总是说:你们能飞是勉强能飞了,但还不知道能不能打。接着便搬出各种理由加以拒绝,说你们是“锻炼任务”,我们是“责任任务”;你们和美国飞行员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只是勉强能在空中编队,而且从未有过空中战斗的经历,许多人连炮都没开过,却马上要去参加激烈的空中格斗,能不让人提心吊胆?他还举了个例子:要战胜敌人,必须集中精力作战,譬如哥哥牵着弟弟走路,中途遇到坏人袭击,与其用一只手牵着弟弟,一只手对付坏人,不如把弟弟放下用两只手去反击敌人,不是更有力吗? 平心而论,苏军好意的成分还是居多,怕中国同志吃亏,可老是这样下去总不是事儿。为了改变现状,方子翼盘算着脱离友军掩护,单独干一仗,可又担心无线电联络不畅,指挥失灵,导致空战失利。方子翼一时拿不定主意,决定把情况向刘亚楼汇报。 前线指挥员急,刘亚楼也急。他接到方子翼的报告后,马上找到苏联远东军区空军司令克拉索夫斯基上将商谈。 当初,扎哈罗夫大将极力主张中国空军集中力量和美国空军硬碰硬,现在不知何故,克拉索夫斯基上将却坚决否决了中国空军打仗的想法。他客客气气地说:刘将军,你们要与美军作战不是不可以,但那应该是许多年以后的事情,绝不应该是现在!你们与美军相比,实力太悬殊了!空战是一种抗争性和竞技性很强的角逐,而你们迄今为止尚未在空中打过一仗。这好比一个新兵与将军之间的较量,是不公平的、冒险的,你们中国不是有句话叫“以卵击石”吗?蛮干是要吃亏的! 刘亚楼争辩说:我们从打土豪分田地时起,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什么时候在公平的状况下跟人家打过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我们空军成长的唯一正确道路,这不是蛮干。 说实话,中美空军交战,实力也确实太过悬殊,让那些连空靶都没有打过的飞行员马上参加激烈的空中格斗,能不让人提心吊胆?这事儿跟谁说谁心里边都要犯嘀咕,苏联人不信也可以理解,可总不能等我们头发白了再跟人家交手。刘亚楼深知,自己这批飞行员都是陆军选送来的连排干部,敢打敢拼正是他们的最大优势。想想克拉索夫斯基上将也是一番好意,是真替中国空军着想,刘亚楼的话语也就显得客气而婉转,但在他的心中却拿定了主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