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9.18后的蒋介石:我不怕死 不能为名誉断送国家(5)

所谓“不可战而战”,是说中国是弱国,而且又没有实力,没有准备好,是无法与日本作战的。蒋介石早存抗日之心,但又未做好准备,表面上便一味妥协。他接见要求抗日的学生代表说:“关于抗日情势,假如本人要想全国国民拥戴我,是最容易做到的。只要对日宣战,全国人民一定称赞我。我为什么不这样做,反给一般人疑我不抵抗呢?不是我怕死,而是我不能把国家的命脉断送,不能使民族的生命危殆。我要为国家前途打算,要为民族前途着想,不能为个人名誉而使中国灭亡!纵令不致永久灭亡,或者灭亡不过几十年或几百年,还是可以复兴的话。但是如果我们现在有方法可以使中国不亡,使中国不致受几十年或几百年亡国痛苦,我们为什么不采用!为什么反而愿意冒几十年或几百年的痛苦[(16)]!”正基于此种认识,蒋介石在与日交涉时,显得处处退让,以待时机,蒋介石的学生陈诚对他的思想领悟最透,他在1936年11月对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学生讲演说:抗日战争发动的“越迟越有利,这样才可以争取准备的时间。”“假使现在就发动对日本作战,一定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再迟一年,最低可以争取到半主动的地位;再迟两年,可以争取到完全主动的地位。”因此,蒋介石的抗日思想表现出的隐蔽性就特别强。
     第二,反共性。蒋介石在抗日问题上特别强调反共,即“攘外必先安内”。1932年,蒋介石在《五省剿匪会议》上说:“我们这次剿匪戡乱,是抗日御侮的初步。如果剿匪不能成功,抗日就没有基础。因为一方面抗御外侮,一方面还要分力剿匪,那就与明末的情形一样。明末之时,陕西的土匪猖獗,明朝没有先去剿清,因之满清乘机入关。假使当时明朝只是在山海关以全力抗战,何尝不能抵御外侮。可是后方的土匪李闯猖獗,打到了北京,结果只有亡国。
     现在我们的困难,同明朝的情形差不多一样。所以我们要以明朝为前车之鉴。只要把国内的匪剿清,使全国团结一致,无论倭寇怎样侵略,我们也能够稳固自强,终久可以挽救转来的。如果我们内部意志不一,步骤零乱,既要对内打土匪,同时要对外御侮,试问我们究竟有多少力量!恐怕结果只好将重演一次明朝亡国的故事”[(17)]。
     蒋介石在抗日问题上,提出的先决条件是反共,在他眼里,共产党与日本都是致他死命的仇敌,因此,他的抗日思想上表现出来的反共性就尤明显。
     第三,持久性。蒋介石的抗日思想具有持久性。持久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他的抗日思想有一个很长的时间性,从模糊到坚定,从局部到整体,从无准备,到有准备,酝酿、形成的时间很长;二是鉴于对中日两国国情的认识,日本是小国、资源少,但又是武器先进的强国;中国是大国,人力物力资源丰富,又是落后的弱国。中日之战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必须是一场持久的抵抗,其间要放弃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大城市和战略要地,利用我国广阔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力资源,逐次实行抵抗,以空间换时间,在大西南建立复兴基地,利用持久消耗战略,最后取得胜利。正如蒋介石所说的,多年来一直苦苦寻找可靠的后方根据地,自1935年入川以后,才觉得抗日之战有了办法,“这才找到了真正可以持久抗战的后方”[(18)]。
     不战则一再妥协、退让,一旦下决心,便无回头的余地。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宣布迁都时,蒋介石便将他持久战略计划表述的很清楚。他说:“这一次战斗,决不是半载一年可了。一经开战,最后必分胜败。如就兵力及国力比较,我国殊少胜利把握。但毅然与之作战,且有最后胜利的自信者,系基于以下三项根据:
     (1)自二十四年以四川为后方根据地后,即以四川为国民政府之基础。敌如入川,至少须三年时间。此为敌人的时间所不许可。我军节节抵抗,诱其深入。愈深入内地,于我抗战愈有利。
     (2)只要国民政府不被消灭,我之国际地位就能确立。敌人骄横暴戾。到处树敌,在二、三年以内即难维持下去。我一时一地之得失,无害于根本大计。唯一方针,就是持久。
     (3)阿比西尼亚之亡国,虽因国际正义之不张;但中国在地理上与军事上,与阿国不同。我国不仅幅员广大,且有极坚强的抗敌意识。故日本决不能亡我”[(19)]。
     第四,国际性。蒋介石在抗日问题上,自始至终依靠国际联盟,以争取外援,共同制裁日本的侵略行径。“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立即主张“先行提出国际联盟与签约非战公约诸国,此时唯有诉诸公理;一面团结国内军民,共赴国难”[(20)]。他把国际正义的力量看得高于和先于国内军民的力量。他在向国人解释说:“国际联盟之设立,本为防止战争,且谋各国致力以防止侵略。此次事变起后,政府已立即将日人之暴行报告国联;并要求第一步先使日军立即撤退。二十二日,国联行政委员会开会,对于停止军事行动及撤退军队,已有决议。政府已电请国联行政院一俟日军撤退,应立即设法对此蛮横事件,谋一极正当之解决。深信此次事件,苟给一公平之调查,国联本其应有之职责,必能与我以充分之公道及合理之援救”[(21)]。”日本的侵略行径遭到大多数会员国的愤慨,在要求日军撤退的决议案中,日本以1票对13票败北。依靠国际的力量调停,不能说没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以此为基点,作为方针,不做最终自力更生,只能降低自己的国际地位。
     “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代表即向国联报告事变经过,要求停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联会员国各国代表一致声援中国,要求坚持盟约。后国联设置“十九国委员会”积极斡旋,终于达成中日两国《淞沪停战协定》。
     国联为了调解中日矛盾,1932年曾派出调查团到中日两国调查事实真相,并发表调查团报告书,国联会员国西班牙、捷克、爱尔兰、瑞典等国提案;否认“九·一八”事变日军的行动为自卫;判定“满洲国”是日本军人的产物,并不承认“满洲国”。由于国民政府依靠国联,依靠国际正义舆论不断地对日本的侵略行动进行谴责,使日本侵略者在国际上陷于被动与孤立,日本终于退出了国联。
     蒋介石在外交上依靠国际正义的力量,有理有利地对日本进行抵抗,应该说是一种有效抗日的思想与途径。而且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直至结束,他始终都有依赖外援的思想与主张。
    (三)
     以上分析蒋介石抗日思想的形成与特点,只是1927—1937年的抗战思想。他的抗日思想也有鲜明的阶段性,比如“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的抗日思想中出现联共抗日的因素,尽管在他内心深处,对“八年剿匪之功,预计将于二星期可竟全功者,几全堕于一旦”[(22)],但毕竟承认了中共及其武装的存在,接纳了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共赴国难的合理的主张。证明了中华民族自古迁延不断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传统思想,亦是血浓于水的最好注脚。因此,中国共产党《共赴国难宣言》发表后,蒋介石发表谈话:“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使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今日凡为中国国民,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今日凡为中国国民,但能信奉三民主义而努力救国者,政府当不问其过去如何,而咸使有效忠国家之机会,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23)]。尽管事态的发展,并不象蒋介石讲的那样,但蒋当时的态度还是积极与诚恳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逝者如斯,星移物换,但古老的长城还在,大好的河山依旧,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还要生衍繁息,这就是历史。一旦龙的传人再度面临外来势力侵略时,中国人会重新携手,共同抗敌,取得胜利。从中华民族整个民族的利益上说,这才是高于一切的。因此,重温历史,对蒋介石的抗日思想,亦应从积极的意义上去评价认识,但对其抗日思想中不依靠广大民众及反共诸主张,则是应予否定的。(注释按惯例隐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