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现代史 >

2013年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发展综述(5)


    5. 欧洲中世纪史研究
    我国的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仍然以西欧,特别是英国中世纪史研究为中心。本年度我国学术界关于欧洲中世纪史的研究成果众多,发表论著(译著)十几部,论文百余篇,内容广泛,既有总体史观的理论思考,也有深入的专题性研究,在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史等领域都有分量较足的成果出现。
    (1)理论思考与史料解读
    吴于廑先生是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对他的关注与评价历来是学界的重要话题。2013年,随着吴先生的硕士论文《士与古代封建制度之解体》和博士论文《封建中国的王权和法律》中文版的问世,我国史学工作者再次对他的史学思想展开热烈讨论。冯天瑜等盛赞吴先生对“封建”问题的前瞻性思考和在中西封建制度比较中的真知灼见,并对他强调中西封建社会法律因素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84] 陈志强指出,吴于廑先生的“世界历史纵横发展”理论(又称“整体世界史观”)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作指导,凝聚了全国世界史学界几代人多种形式、深入浅出研讨推敲得出的理论成果,充分集中了我国学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老中青学者的集体智慧。它不仅是对前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历史作出的最合理、最系统、最完整的解释,而且合理地回答了当下的世界发展问题,破解了普遍存在的疑惑,并大体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历史发展趋势。因此,可以认为,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重大理论。[85] 孟广林则认为,吴于廑先生在世界历史研究中注重综合考察的学术路径,其主旨在于探索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他打破历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历史如何发展与融汇成为“世界历史”作了多层次的探索;他还提倡历史研究要从专门史的细致研究做起,一步步地走向科学的综合考察。吴先生的“通观”研究及其丰硕成果所彰显的学术境界,为我国的世界史研究标立出一个新的历史高度。[86]
    西欧封建主义及资本主义的起源是引起学界激烈争论的重要话题。侯建新从“主体权利”和“抵抗权”的视角进行了解读。他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工具主义、物质至上的思潮,它既是经济的、法律的、政治的,也是思想观念。农民个体经济的普遍发展和普遍积累,是西欧早期市场经济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温床;而西欧生产效率为何取得突破的问题又势必延伸至非经济领域。农业人均生产效率的突破取决于佃农权益的有效保护,最终有赖于当时社会的人文政治环境以及广泛的社会共识。孕育于西欧中世纪的“主体权利”是一个核心价值观念,是研究资本主义起源的新思路之一。对于欧洲封建制度,他指出,其基本关系不是国王与臣民,而是领主与附庸。附庸的权利得到法律认可和保护,其逻辑的演绎势必产生维护权利的主张,此即“抵抗权”的起点。西欧中世纪的阶级斗争或等级斗争,不仅诉诸暴力,也诉诸法庭,“谈判”与“妥协”成为解决社会冲突的重要选项。从这种解决社会冲突的方式中,西欧封建主义获得了其最重要的历史遗产。[87] 李新宽探讨了西方学界“新中世纪”观的三重视野,即悲观的、乐观的和基于事实的,他指出,“新中世纪”观在中世纪文明的起源、中世纪兴盛期的发展、中世纪的结束等问题上,提出了全新看法;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它拓展了中世纪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创新了中世纪研究的方法。[88]
    在当前的欧洲中世纪史研究中,对原始史料的整理与解读日益为学界所重视。《法兰克人史》是西欧中世纪早期最为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陈文海对其“教会史”的写作路径进行了阐释。他认为,从该书的基本结构来看,法兰克人以及法兰克高卢地区的天主教会是该书的主要叙史对象,然而在具体行文中,作者频繁地把在法兰克高卢地区基本不存在的阿里乌斯派问题引入叙史架构内,并从总体形象、教义教条等层面对之进行全面贬斥,其基本意图就是将之作为反衬,以此来达到彰显“正统”教会之目的。[89] 在拜占庭史料的研究方面,李强、徐家玲和张书理分别选取了两部重要的原始法律文献《士兵法》和《国事诏书》进行了译注,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了两份可供参考的中文译本。[90] 马骊探讨了古罗斯编年史中“邀请瓦良格王公传说”问题,通过剖析传说中表现出的基辅和诺夫哥罗德编年史编撰思想,围绕传说被收入古罗斯编年史的现实依据和社会根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指出了这一问题对古罗斯编年史的研究和俄罗斯国家早期历史问题研究的意义。[91] 赵敦华选取了在中世纪有重大影响的一些哲学资料结集出版,这将对我国中世纪思想史研究和大学哲学教学有重要意义。[92]
    (2)政治与制度史研究
    在政治史研究方面,王权与贵族依然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李筠回顾了西方中世纪王权观从萌芽、发展、确立到衰落、异化、分化、转变的整个过程,阐释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必然引发现代政治权力公共性观念与现代权力分立制衡机制的发展。这种历史性的转变为西方现代政治权力观念的确立发挥了极强的助推作用。[93] 尚洁的关注对象是威尼斯的贵族政治,她认为,15、16世界经济和战争危机给社会生活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通过调整与改革,威尼斯的贵族政治体制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实现了自我的完善和发展,使威尼斯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实现了平稳过渡。因此,贵族政治在克服社会危机、维护了共和国自身独立自由的地位和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94] 姚历和詹娜则对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法国贵族进行了研究。前者指出,随着中世纪晚期城市公社运动的兴起,城市权贵兴起。他们的命运与城市的公社制度紧密联系,而作为城市权力和经济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也是中世纪城市历史的缩影;[95] 后者在对法国奥弗涅地区乡村贵族的考察时发现,他们通过强化领主地租、扩大自领地、发展乡村借贷等经营方式,较为顺利地度过了“价格革命”带来的危机。因此,传统的“贵族衰落论”需要重新认识。[96]
    政治体制和议会政治研究同样受到学界重视。刘耀春在考察空间与政治的关系时指出,中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城市公社逐渐从共和制演变为由领主及其家族统治的领主制。城市的权力空间也随之历经数次转变,从主教宫转向市政厅,再从市政厅转向领主的城堡—宫殿复合体。[97] 王加丰探讨了热那亚在中世纪的扩张体制。他认为,热那亚在中世纪的成就,与热那亚人的气质和追求分不开,他们没有任何意识形态和种族的偏见,总是根据商业发展需要和信仰的人交朋友,总是根据需要采纳、修改或发明各种各样的航海技术和经商手段,其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种政治制度的支撑。[98] 梁远、刘金源根据对英国“恩赐制”的研究指出,都铎王朝建立之后,作为恩赐者的君主完全掌握了官员任命权,通过“恩赐制”吸纳贵族协助其治理国家;与此同时,贵族也主动通过“恩赐制”,将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与王权的关系从对抗走向合作。由此,都铎王朝出现了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99] 陆连超、侯建新考察了议会最高权力确立的过程,他们认为,议会取代国王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实际是用一个机构取代个人以产生国家最高权力,并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风险控制的宪政政治。[100]
    (3)经济与社会史研究
    本年度学界对中世纪经济与社会史的研究继续保持旺盛的势头。徐浩对中世纪的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工匠群体进行了系统考察。在从技术、资本和利润等角度解读了西欧工业生产的进步,并对英格兰“工业机械化”的成就与局限进行了评价之后,他指出,中世纪西欧工业化水平尽管获得极大提高,但工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实质性变革尚需时日,中世纪“工业革命”之说言过其实。另一方面,工匠在中世纪较早摆脱了奴役地位,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随着15世纪工业品价格和工资的快速上涨,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此外,他还对妇女在城市工业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101]
    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英国的农村社会结构、物价及农业资本主义等问题在本年度得到广泛讨论,研究者们对英国的崛起各抒己见。郭华、刘伟通过对中世纪晚期农民土地占有面积、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粮食产量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的考察,认为该时期英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有了显著提高,为其首先叩开工业革命的大门奠定了丰富而稳固的基础。[102] 孙立田追踪了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英国富裕农民群体兴起的历史轨迹,认为他们是英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103] 赵文君、李斌在对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英国资本主义租地农场兴起与法律变革的历史过程时,从法律保障的视角探讨了西方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形成的原因。[104] 谷延方、侯建新将目光投向17世纪,他们认为,英国在遭遇政治经济危机期间,适时调整政治、经济结构,恢复生产秩序,使危机转变为一种历史发展机遇,使乡村工业和城市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105] 李士珍对英国农村居民在“价格革命”期间的生活水平的改善持乐观态度,只不过各个阶层在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时并不均衡。[106] 此外,人口因素与圈地进程的关系、[107] 中世纪“交通革命”[108]、女嗣财产继承权[109] 也受到了关注。
    在经济思想研究方面,朱孝远梳理了德国农民战争领袖盖斯迈尔在《蒂罗尔宪章》中所体现的经济思想,并指出农民战争所宣扬的实现公共利益等诉求是现实世界的产物,代表着中世纪经济体制向近代经济体制转变的一个方向。[110] 谢丰斋则关注经济理论的应用与评价,他从人口与市场的双重视野对波斯坦的“新人口论”进行了重新评价,并指出,中西方传统社会因社会经济结构不同,市场机制也不一样。中国主要以“自然生成”的市场为主;西欧则以“法权驱动”的市场占多数,这样的市场会造成市场权的竞争。正是市场权的竞争加剧了人口变化的力度,因此,如果将人口因素与市场因素合到一起,那么,“新人口论”就会更有说服力。此外,他还梳理了西方学术界在城市起源问题上的两种理论,即“外源说”与“内源说”,并指出了我国学者做这方面研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11]
    (4)宗教与文化史研究
    本年度的宗教史研究方面也有重量级成果发表。彭小瑜认为,中世纪的修道传统饱含着对人和世界的热爱,修道人士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尽管有着灵修化的色彩,但是他们对尘世的感情的见解往往能够超越封建社会经济和政治利益的约束。他通过对圣贝尔纳的研究指出,中世纪修道院的爱情文学往往具备现代人道主义的色彩。[112] 黑死病流行于西欧期间,在千禧年主义末世观的神学预设下,人们通过自我鞭笞来获得拯救。在瘟疫肆虐的危机年代,鞭笞者与教会之间形成了互有分歧又彼此依存的关系。但由于鞭笞者反教会的色彩渐趋浓厚、及其宗教主张和实践效果的局限性和屠杀犹太人等过激行为,从而走向衰落。李化成深入探讨了这个过程,以大小传统变迁的视角,审视了这一时期西欧的信仰世界。[113] 马丁?路德及其思想一直是学界的重点研究对象。马丁?路德的“唯信称义”将中世纪天主教为灵魂救赎设计的烦琐路线化解为单一路径,在“信仰”与“恩典”之间建立起直接与必然的联系,从而将基督徒从沉重的罪恶感之中解放出来。这引发了基督教神学的一场革命,并且奠定了基督新教人生观的核心内容。刘城将“唯信称义”思想置于基督教发展历程中进行考察,力图澄清这一思想的确切含义及与天主教传统教义之间的分歧和继承关系,进而揭示宗教改革的本质。[114] 马丁?路德不仅是一位宗教改革家,还是一位重要的爱国主义思想家,邢来顺、李富森发掘了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意义和价值。[115] 16世纪,炼狱在英格兰作为一种信条存在了近三百年之后逐渐消亡,孙义飞认为,其深层次原因是宗教改革使英格兰宗教重心的转移、英格兰与罗马教廷的政治断裂和英王对修道院的财政冒险与博弈等等。[116] 赵立坤阐释了宗教文化与17世纪科学革命之间的关系。[117] 文明与野蛮的二元之分在历史上的强势民族中是普遍现象,李永毅、 李永刚追溯了欧洲的“野蛮人”概念的独特发展轨迹,并指出,其内核是民族—种族中心思想,都是将现实或者想象的优越地位解释为特定民族—种族的历史宿命和哲学必然,它需要用世界主义加以疗救。[118]
    节庆与仪式是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范式。沈坚、唐运冠以愚人节为研究对象,他们指出,在中世纪法国愚人节并非只是低级教士的节日,它实际上囊括了各个阶层、性别和年龄的支持者和参与者,这中狂欢游戏式的仪式反映了中世纪法国各阶层享有的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119] 唐运冠以古贝维尔老爷1549—1562年间的日记为中心,进一步研究指出,当时的节庆游戏和日常游戏都具有重要的民间公共宗教仪式的功能,有着明显的开放性和广泛的参与性,并因此起到重温、确认和更新群体认同的作用。[120]
    在中世纪大学研究方面,张弢探讨了中世纪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欧洲中世纪执教资格的产生与演进过程;[121] 刘贵华从大学社会构成的变化窥探了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结构的变迁;[122] 钱露、贺国庆则对中世纪博洛尼亚大学学生自治模式做了探析。[123]
    此外,高铁军回顾了印刷术出现与印刷文化兴起的历程。他认为,金属活字印刷术出现于西欧,是与独特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分不开的,而且,这种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印刷文化的兴起。[124]
    (5)军事史与海洋史研究
    在军事史研究方面,技术装备、城堡、军人组成等是学界关注的对象。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基督教世界对伊斯兰教的塞尔柱突厥人发动的军事征伐。阿尔伯特的《耶路撒冷史》对这场战争有着翔实可信的记述。徐家玲、王向鹏详细梳理了阿尔伯特的相关记述,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此次东征的技术装备和战术等问题。[125 ] 顾方哲在对欧洲中世纪城堡的功用的考察中指出,9至13世纪的城堡主要是用来战争攻防的,而此后成为地方政治经济中心。[126] 许二斌考察了詹姆斯六世和查理一世时期苏格兰的海外从军现象,剖析了人们从军的动机及其影响,并指出,海外从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与落后的经济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推动了苏格兰人向外移民,并加强了苏格兰与欧洲邻国的交流。[127] 郭建淮对发生于13世纪初的圣殿骑士团审判进行了重新思考,他认为,综合审判程序、证据和它在圣地的表现来看,圣殿骑士团审判是一起冤案。[128]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海洋意识的增强,海洋史研究逐渐得到学界重视。龚缨晏不仅系统梳理了欧洲人的东亚地理观念的演变历程及其对地理大发现进程的影响,还简要阐释了欧洲导航技术的进步及其对海外扩张的积极影响。[129] 王加丰对500年前西欧人的海洋意识和实践做了高度概括,并指出,西欧人的海外扩张是一种“举国追求”的产物:竞争性的体制是基础,而奥斯曼人的西进则强化了西欧人往海洋发展的动力。[130] 姬庆红则以基督教长老约翰传说为例,梳理了中世纪西方对东方认知的演变过程。[131]
    本年度,还有一批译著出版,它们的内容涉及瘟疫、战争、建筑等主题,对我们加深中世纪的理解和研究有重要帮助。[132]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