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什么是世界史?——欧美与我国世界史学科建设诹议(2)


    一、世界史的源头
    世界史究竟是何时产生的?对此长久以来主要存在如下两种不同认识:一种主张世界史是较晚才出现的,例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曾经说过,“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2]有学者根据马克思的这段话认为这种作为结果的世界史出现在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后,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中做过下述提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活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3]
    毫无疑问,15-16世纪处在这种转变的关键时期,但同时该转变又是一个从渐变到突变的漫长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有鉴于此,晚近的学者认为某种意义上的世界史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例如吴于廑先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多篇文章中就认为,这种较早的世界史的写作源远流长,古希腊的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国汉代司马迁的《史记》等都涉及自己民族和国家以外的历史,此后这种著述绵延不绝,推而广之。[4]国外学者也持有类似观点,如麦克尼尔等认为希罗多德和司马迁都是世界史学家及其各自历史编纂学传统的奠基者。此外,世界许多民族和文化都有自己的世界史观或世界史编纂。[5]当然,这些准世界史的发展也并不平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史和早期现代的历史哲学,具体体现就是universal history(可译为普遍史、普世史甚至世界史),它们在公元纪年、历史的目的性和进步性、人类整体观念等多方面都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世界史观念和编纂。
    不过,上述普遍史写作在19世纪的欧洲由于学术和政治原因而渐次衰落,例如伊格尔斯等认为,“产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之一是职业化的学术研究越来越依赖于档案史料;在人们看来,写作范围如果太广泛,跨越了国家甚至跨越了文化的界限,这样的历史著作便无法满足严谨的学术研究的标准。然而,更重要的是,19世纪的政治观发生了变化,西方优越论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扩张提供了合法性,因此西方把重点放在民族国家的研究上,把民族国家视为文明和进步的动力。”[6]由此,19世纪欧洲诞生的职业历史学都是民族主义史学,以批判的史学家为代表的职业历史学家主要从民族国家的角度研究政治史,兰克生前完成的几乎所有著述都属于国别史。他在83岁高龄开始撰写的《世界史》生前未及完稿,后来由弟子杜夫据遗稿补足了7卷。该书尽管冠以世界史之名,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拉丁日耳曼各民族的历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