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从政治观念史到政治语言史(7)


    从观念史到政治语言史
    让我们概括一下将政治语言区分于观念系统的几个特点。
    (1)由于政治语言并不仅是思想或概念的集合,所以在实践中无法用确定的术语来确立其内容:无数史学家反复定义政治语言却总归劳而无功,恰为此提供了旁证。这并非由于概念内涵在时间上的变更;相反,这昭示了政治语言的属性:它不是由可被穷举的“陈述”(statement,即话语的内容)所构成,而是一种生成此类陈述的特定“形式”。由于其语义上的不确定性,政治语言无法由其意识形态内容所定义,却可以在任意语言中同时得到正反两方的表达。最终,政治语言令我们回到符号性实在(symbolic reality)的第二阶段(second order),即概念生产的模式(modes)。
    所以,我们可以将区分政治语言史和观念史的关键差别凝练为以下表述:
    ●表述1政治语言史必须超越话语的表层,即其不同层次的语义和思想内涵,直达其根本上的论证机制,也就是其特定表述方式的形式原则。
    (2)前述论点令我们得以区分言说的内容(观念)及其所赖以表述的政治语言。前者指涉语义层面;后者则指语法(syntactic)层面,即生成言说的形式手段和机理。从这个角度而言,以严格的意识形态术语来看,“自由主义的语言”就是一个讲不通的概念:某人可以在许多不同方面持有所谓自由派的立场。事实上,同一个政治陈述可以回应不同的概念体系;同样,我们可以用相同的政治语汇来表述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政治规划。思想表面的相似性隐藏了其背后政治话语的断裂,反之亦然。
    各类意识形态均可利用同样的政治语言。借助政治语言所表述的“言说网络”,不同当事方才能展开公开的思想争鸣。这意味着,只有纵向切入整个意识形态光谱,才能发掘政治语言的真谛。不同思潮,只有在彼此互动时,才展现其共享的论证前提,从而令我们能揭示所处时代公共话语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这样,我们可以用另一种形式来表述观念史与政治语言史的差异:
    ●表述2政治语言史必须借助思想争鸣语境的重建。关键点不仅在于探寻政治行为个体当事方的思想变化,而且在于系统地考察其相关立场的重复表达及论辩场域的结构变化:这只有在互相对立的争鸣论辩中才能被揭示出来。
    (3)我们得以从主观转向客观领域,由观念转向公共言论所需的条件。毕竟,重建辩论语境(contexts of debate)并不意味着超越言说的层次。政治语言令我们得以超越“文本”和“语境”的对立,而此二者正是解锁观念史的关键。而这种超越性的达成,有赖于政治语言自身表述的条件。在此,我们必须虑及言说的语用维度(言说者身份,言说对象,及言说的社会语境和权力关系)。④换言之,必须揭示“外在语境”是如何影响言说所针对的范围,并进而成为言说自身的一部分的。这令我们得以进一步丰富前述表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