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李纲与蔡京父子关系考辨(2)


    二、上书徽宗内禅出于蔡攸授意
    《三朝北盟会编》(以下简称《会编》)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皆云宣和末,徽宗“用给事中直学士院杨子吴敏计,禅位于皇太子”(14)。时吴敏“以给事中伏閤请对,首建内禅之策”(15),士论指敏“为蔡攸死党”,建请徽宗逊位,乃“蔡攸父子钩探先旨,计会吴敏为之,冀敏立朝庇其宗祸”(16)。诸史书皆承蔡攸属意吴敏促成内禅之说,而李纲在此事件中也充当了重要角色。
    李纲建炎初罢相,臣僚重提宣和靖康旧事,弹劾李纲“逮上皇将有内禅之意,攸先刺探,引纲为援”(17)。又说:“当时蔡攸出入禁中,刺得密旨,报吴敏、李纲,欲使二人进用,为己肘腋。”(18)朱胜非在《秀水闲居录》中更添油加醋地说“纲与吴敏以攸诡计取执政”。这类大同小异的记载都指称李纲、吴敏受蔡攸的指使,请徽宗退位。张邦炜认为这种说法出自李纲与吴敏的政敌之口,很难令人信以为真(19)。可是,对李纲十分推崇的朱熹也说徽宗将谋内禅,亲书传立东宫字付蔡攸,“攸退,属其客给事中吴敏,敏即约李纲共为之议,遂定渊圣”。又说:“李伯纪,徽庙时因论京城水灾被出。后复召用,遂约吴敏劝行内禅事。李恐吴做不得,乃自作文,于袖中入,吴已为之矣。”(20)如此看来,此事当另有玄机。
    李纲在《传信录》中记载徽宗传位始末云:
    余时为太常少卿,素与给事中吴敏厚善,夜过其家,谓敏曰:“事急矣,建牧之议,岂非欲委以留守之任乎?……自非传以位号,使招徕天下豪杰,与之共守,何以克济!……”敏曰:“监国可乎?”余曰:“不可,唐肃宗灵武之事,当时不建号,不足以复邦。而建号之议,不出于明皇,后世惜之。”(21)第二天,即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吴敏进札子,谓徽宗当传位,并推荐李纲。徽宗令李纲来日候见。次日,李纲尚未入对,内禅之议已决。《宋史·李纲传》:“疏上,内禅之议乃决。”(22)记载有误。
    据李纲《传信录》,是他先向吴敏提出徽宗应传位,这和朱熹所说吴敏承蔡攸旨,约李纲共议有出入。李纲自言不能尽信,并且存在不少疑点。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徽宗御笔皇太子除开封牧,二十一日宣制,并下罪己求直言诏。是日,李纲应诏上书,论要须治其本原者五,又论陈捍敌十策。但只字未提内禅之事。为何李纲在白天所上的奏疏中不提内禅,到了晚上,却对吴敏说“事急矣”,当“传以位号”?
    钦宗贬吴敏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涪州时,下诏说蔡攸知徽宗有传位之意,“乃引给事中吴敏于宣制日,入至玉华阁。又二十三日,引敏连入。”(23)《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云二十二日己未,徽宗召吴敏对于玉华阁,宰臣白时中、李邦彦,枢密院蔡攸、童贯,执政张邦昌等人皆在。“或言蔡攸引至玉华阁下者非”(24)。二十一日,吴敏对于玉华阁。是晚,吴敏与李纲定议上言徽宗禅位太子。二十二日,吴敏上札子。《会编》卷五六引臣僚弹劾李纲的章疏云:
    吴敏时权直学士院,身在翰林,故其议先达。纲为太常少卿,疏外无由以进。而纲遂怀此札子诸路示士大夫,人无不见之。所论三事,内禅乃其一也。其词引唐睿宗始立为皇帝,复为皇嗣居东宫事。缙绅见者,莫不骇愕,罪纲失言。由是言之,纲岂知上皇圣意哉?徒得攸言,犹未敢信,且首尾两端。(25)今《梁溪集》卷四一有《召赴文字库祗候引对札子》,乃李纲因吴敏二十二日荐,刺臂血书,于二十三日怀此札子待对,引唐明皇避安史之乱,肃宗灵武之立事,乞徽宗假皇太子以位号。与《传信录》载李纲对吴敏所言略同。臣僚奏疏中所云李纲引唐睿宗事札子今不见《梁溪集》。臣僚即有弹劾文字,并引其词,则李纲应作有该札。按时间推断,当在《召赴文字库祗候引对札子》之前,约在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当晚,徽宗装病,命吴敏草诏传太子位,《会编》卷二五记载始末甚详(26)。吴敏既在事前上言乞徽宗传位,又草内禅诏书,可谓居功甚伟。李纲也参与其中,吴敏上书请徽宗逊位,是与李纲商议之后。故李纲在《辞免知枢密院事札子》中自言:“太上皇厌万几之烦,欲授圣子,意有未发。臣与少宰吴敏,力建大策,赞成内禅。”(27)
    徽宗欲禅位以避金军,嘱蔡攸引合适的人选上言。吴敏承蔡攸意,李纲由蔡氏荐引,受蔡攸器重,又与吴敏相善,并且赞同徽宗禅位,认为此举有利于抗金大局。(28)蔡攸、吴敏引纲为援,这种可能性是相当大的。联系此后李纲在围城中与蔡京、蔡攸“不辍通问”(29),“密语不敢忘”(30),处处为其遮掩罪行。正如朱熹所言,李纲对蔡氏“免不得略遮庇,只管吃人议论”。种种行为证明了李纲与蔡氏的亲密关系。吴敏与纲共商大计,翌日遂有吴敏上章及推荐李纲的举动。由此看来,朱熹所言吴敏、李纲由蔡攸授意,促成内禅应是事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