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中国古代“和而不同”思想的根据论


    摘要:“和而不同”反映了社会的多样、复杂、差异和矛盾性要求。其辩证法根据是:天地万物“无一同者”“阴阳合而益和”“相反相资”。其认识理论根据是:避免上下之间信息通道的壅蔽淤塞,需要“和而不同”;情况反映与见识的局限,要求“和而不同”“彼是此非”才能形成正确的共识。其政治哲学根据是:“好同则必至于不和”“好同则公道不行”;凝聚智慧和力量,需要“和而不同”;防止“朋党”需要“和而不同”。
    关键词:中国古代“和而不同”思想;辩证法根据;认识理论根据;政治哲学根据
    中图分类号:B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14)05-0026-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辩证性政治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2YJA810016)
    作者简介:吴显庆(1953—),男,教授,从事中国古代辩证性政治哲学研究;张平(1958—),男,教师,从事中国政治思想研究;周立(1965—),女,副庭长,从事中国法制思想研究。 中国古代“和而不同”的思想产生于西周末期,其拓展性论述一直延续到清代。专文论述“和而不同”的,有东汉刘梁的《辩和同论》、北宋彭汝砺的《上神宗论近岁用言好同恶异》、明黄洪宪的《君子和而不同》、清李清芳的《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等等。西周末期史伯关于周之所以“必弊”,是因为“去和而取同”、“以同裨同”,因而其主张“择臣取谏工(官)而讲以多物、①务和同”等论述(韦昭(注)《国语·郑语》卷十六)②已经包含了和而不同的思想。晏子的君臣相济才能“成其政”(杜预、孔頴达《春秋左传注疏》卷四十九),孔子的“和而不同”(何晏、陆德明、邢昺《论语·子路第十三》卷十三)、“唯其言而莫予违”则“几(近)乎一言而丧邦”(同上),《墨子·亲士》篇的“良才难令(不盲目服从)然可以致君见尊”,孟子的“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赵岐、孙奭《孟子注疏》卷七上),都是属于“和而不同”思想的不同表述。与“和而不同”相关、相近的概念和范畴,还有“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不在逆顺,以义为断”(梅鼎祚编《东汉文纪·刘梁辩和同论》卷十四)等等。上述和而不同思想观念的核心含义是“可否相济”。刘梁早就指出,“和而不同,以救过为正,以匡恶为忠”(同上)。
    “和而不同”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不但在古代具有进步意义,在当代社会也有积极作用和比较普遍的应用价值。这是因为用“和而不同”来处理上下左右关系,反映了政治、管理以至整个社会本身的多样、复杂、差异和矛盾性要求,适应了社会现象及其对待思路本来就存在多种可能性的客观实际。所以,无论革命时期进步阵线的内部关系,还是和平时代的政治与管理关系,都有“和而不同”的要求。“和而不同”虽然适用于不同历史时期,但真正实行,不要说在封建时代、就是在现当代社会也颇为不易。中国古代“和而不同”思想的根据论,就是对实行“和而不同”的必然性、合理性的论证,它涉及“和而不同”的辩证法、社会认识、政治哲学根据,还有体现在上述几个方面、从理论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根据。论述这些根据的作用,在于说服人们理解、容纳、接受、实行、保障和坚持“和而不同”,以达到协调关系、达成共识、正确决策、凝聚力量、治国理政、长治久安等目的。古代的上述根据论,对当代中国推行可与现代民主衔接、有利于和谐发展的“和而不同”,同样具有解释、论证、引导和推广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