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左鹏军:甲午战争与近代诗风之创变(6)


    四犹然在耳的历史回声
    宗法专制统治的腐朽没落,接连不断的列强入侵,无休无止的内忧外患,使近代中国处于日趋严重、不断加深的国家动荡、民族危亡之中,这个古老文明国度仿佛陷入了一个难以自拔、无法自救的生存怪圈。从鸦片战争时期由东南沿海迅速北上、步步紧逼的西方列强的入侵,到第二次鸦片战争造成的全国性政治军事危机,再到中法战争时期中越边境、台湾地区局势的日趋紧张,加之太平天国起义的沉重打击,日薄西山的清政府已经到了疲于应付、勉强支持、毫无作为的境地。这种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在近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反映,近代诗歌就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在近代中国经历的无数屈辱、多次失败中,甲午战争无疑是极其严重的一次。日本的野蛮侵略和沉重打击给中华民族造成的灾难、带来的痛苦都是空前的。甲午以前中国人的普遍认识是,尽管中国已处于西方列强环伺的险恶局势之下,但日本并不会对中国构成威胁,更不会对中国产生任何非分之想。当现实的残酷性远远超出了中国人的善良想象和一厢情愿,当失败的结果突如其来地摆在面前的时候,刺激之深痛和震撼之强烈同样令中国人始料不及。这种情感刺激、精神冲击反映在文学上,就激起了一个空前雄浑壮观的文学创作高潮。诗歌作为传统文学体系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同样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时代诗史和民族心史的使命,形成了甲午战争诗歌高潮。
    甲午战争诗歌远绍中国古典诗歌思想与艺术传统,近接近代诗歌的创新变革潮流,在国难家仇空前深重、民族危亡迫在眉睫的强烈刺激下,汇聚成一个强大的反对侵略、维护统一、爱国保种、复兴中华的诗歌高潮,集中表现了近代诗歌发生的深刻变化、焕发的勃勃生机,也充分反映了近代诗歌的思想转换与艺术拓展,将近代诗歌的变革推向了新高度。甲午战争诗歌直接继承和发展了鸦片战争前后兴起的反侵略爱国诗歌潮流,也自觉延续着中法战争时期再次掀起的反对列强奴役宰割的诗歌创作传统,从而将近代以来此伏彼起的以反对侵略、还我主权、爱国图强、复兴中华为核心内涵的诗歌创作潮流推向了空前广泛、空前深入的程度,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政治影响和文学影响。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甲午战争诗歌与同时期的其他文学样式一道,对其后的文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甲午战争以后迅速萌生并茁壮成长的呼唤民族自强觉醒的文学创作,特别是伴随着戊戌变法运动而兴起的诗歌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诗界革命”主张的正式提出和积极尝试,都是甲午战争诗歌直接影响启发的结果。而且,甲午战争诗歌将近代诗歌中的反帝爱国精神、创新变革风尚、风格体式特征发展到成熟阶段,为后来的反侵略爱国诗歌树立了典范、积累了经验。随后兴起的反映义和团起义与庚子事变、反对八国联军入侵的诗歌,无不直接受到甲午战争诗歌的启发。从诗学精神和风格特征来看,甲午战争诗歌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及南社诗歌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从近代诗人反映辛亥革命运动的诗歌创作中,依然可以看到这种文学精神的自觉传承和发扬光大。
    不仅如此,甲午战争诗歌为后来中国人民长期反对日本及其他列强侵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创作经验,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无论是从中日关系史来看还是从中国近现代文学历程来看,都可以说,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文学中每一次反对列强侵略、呼唤民族解放的文学创作高潮,都不可能不与日本产生深刻关联。甲午战争文学已经积淀为近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反对日本侵略始终是中国近现代文学极为突出的主题。即便是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五四前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兴起,也与日本得寸进尺的野蛮侵略、继续以不平等条款强加于中国、对中国主权进行更加无理的干预密切相关,而这一切又无不是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签订造成的历史恶果的变本加厉。
    更加不幸的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暴行并没有止于甲午战争。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又一次更加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使早已多灾多难、贫弱不堪的中华民族进入到一场更加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斗争之中,同时也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反对日本侵略的文学思潮。如同日本再次侵略中国与甲午战争造成的中日关系密切相关、深受甲午战争结果的直接影响一样,这一时期的反侵略爱国文学也深受甲午战争文学的深刻影响,而且将中国近现代反侵略文学创作推向了新阶段。
    《马关条约》签订后被日本强占的台湾,在侵略者的统治下度过了整整五十年的苦难岁月,但是台湾人民并没有放弃反对侵略、回归祖国怀抱的努力,几代文学家继承甲午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文学传统,持续进行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文学创作,给黑暗的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文学增添了光辉的篇章。而且,以甲午战争文学为最重要标志的近代反侵略爱国文学传统,在沦为殖民地的香港、澳门文学中也有着真切充分的体现,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甲午战争文学对整个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甲午战争诗歌及其他形式的文学创作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弘扬爱国主义、寻求中华复兴的文学创作的光辉起点。甲午战争诗歌成为近代诗歌创作高潮到来、精神气质和美学风格发生重要转折的一个显著标志,也为其后文学的创新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艺术经验,并成为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对后来的反侵略爱国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近现代以来的中华民族来说,不论是在诗歌史、文学史意义上,还是在更加广泛的思想史、文化史意义上,这样的古训仍然是值得认真品味、仔细体悟并获得深刻启示的。当时间的轮回再逢甲午,当一百二十年前那场突如其来、惨烈悲壮战争的硝烟逐渐飘散,当许多人物和故事渐渐远去、成为历史陈迹的时候,今天的我们,仍然能够清晰地听到那并不遥远的历史回声萦绕在耳畔,仍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并不陌生的沉沉往事依旧回荡在心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