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唐长安大明宫建筑丛考(4)


    二、待制院 
    关于侍制院在大明宫中的方位,宋敏求《长安志》卷六《大明宫》载:“月华门西有中书省,省北曰殿中内省,西有命妇院,北有亲王待制院”。又曰:“紫宸殿后有蓬莱殿,次东有含象殿,后有延英门,内有延英殿……殿相对思政殿、待制院”。《雍录》卷八《待制次对》载:“阁本图待制有院,在宣政殿之东,少阳院之西,盖仿汉世待诏立此官称也。武后名曌,故凡诏皆改为制,而待诏亦为待制也。”《六典大明宫图》、《长安志图·唐大明宫图》、《陕西通志》、《唐两京城坊考》等图籍,多未有记载。《阁本大明宫图》标绘有待诏(制)院,未有亲王待制院;《关中胜迹图志》有亲王院,却未有待制院。《雍录》说待制院在宣政殿以东,是指大的方位,其依据来自《阁本大明宫图》,此图将其标绘在弘文馆以东。徐松之书亦是如此,将待诏(制)院确定在弘文馆以东,但其书所附《西京大明宫图》却标绘在少阳院以西,在弘文馆以东标绘了史馆,正文与图并不一致,而且正文称待诏院,图上却标绘为待制院,尽管两者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但作为同一部书应该是统一的。而且仅绘了一处待制院,删去了《长安志》所记的亲王待制院。 
    徐松之书在待诏院下的注文说:“盖此待制院候宣政殿引对者也。思政殿侧之待制院,候延英殿引对者也。待诏院在史馆西,据《大典》及《阁本大明宫图》订。”(16)在这一段文字中,待诏院与待制院同时出现,说明徐又承认大明宫有两个待制(诏)院,其中一个应为《长安志》所说的亲王待制院。从其文义看,他所说的宣政殿引对者的这处待制院,应该是他正文中所说的待诏院,延英殿引对者的这处应是待制院,也就是《长安志》所载的亲王待制院。不过徐松并没有使用亲王待制院这一名称,而是直接称待制院,又把另一处称待诏院,以便有所区别。徐松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唐后期形成了延英召对的制度,宰相在延英殿面见皇帝退出后,皇帝还要召见待制官员,因此这些官员必须有一处等待召见的场所。而亲王不是待制官,是不参加此类召对活动的,故不能称亲王待制院。此外,唐朝皇帝在宣政殿举行完常朝朝会后,也会召见待制官员,详情后述,所以也必须有一处待制官等待召见的场所。因此大明宫内应有两处类似的场所,故《长安志》的记载绝不是空穴来风,只是不知何故将前者称为亲王待制院,这其间肯定有讹误存在。 
    关于这两处待制院的方位,《长安志》说亲王待制院位于命妇院之北,而待制院位于思政殿以东。徐松将后者定在弘文馆以东,其依据是《阁本大明宫图》,应该是比较可靠的。如按《长安志》的记载,则其位于与延英殿相对的思政殿以东。这里所谓“相对”,是指东西相对,因为延英殿的东面为紫宸院,之西为含象殿,显然这里的“相对”,是指东西对称之意。如此思政殿肯定位于中轴线之东,其东为待制院。这才是宋敏求的本意。如果这样的话,待制院就距离宣政殿较远了,不如弘文馆以东距宣政殿近便,且如果其位于思政殿以东的话,则已处于内宫了,故应以弘文馆以东为准。 
    至于所谓亲王待制院,《长安志》说其位于命妇院以北,而集贤院也位于“命妇院北,本命妇院之地”。(17)说明其与集贤院靠得很近,史载: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三月,敕“尚书左仆射裴冕、右仆射郭英、太子少傅裴遵庆、太子少保兼御史大夫白志贞、太子詹事兼御史大夫臧希让、左散骑常侍杨瓘、检校刑部尚书王昂、检校刑部尚书崔涣、吏部侍郎李季卿、王延昌,礼部侍郎贾至、杞王傅吴令圭等,并集贤待制”(18)。故《文献通考》卷五四《职官考八》说:“永泰时,勋臣罢节制,无职事,皆待制于集贤门,凡十三人,特给餐钱,以优其礼。”就是指上面这些人。该书还记载说:“永泰元年,敕裴冕等并集贤待制,此始有待制之所,然则盖唐设官也。”意即集贤门是待制之所。此话也不算错,但马端临却没有细究唐朝的待制之所的变化。另据《旧唐书》卷一二《德宗纪上》载:大历十四年六月,“举先天故事,非供奉侍卫之官,自文武六品己上清望官,每日二人更直待制,以备顾问,仍以延英南药院故地为廨。”这才是专门为待制官设置的待制院。延英门南有殿中内省、命妇院、集贤院,这些机构的南面便是中书省。药院当位于殿中内省的地盘内,史馆也建在尚药局药院,时在开元二十五年,(19)此次又在药院故地建待制院,除了说明药院所占地盘甚大外,也说明待制院紧靠着史馆。至于待制院具体位于史馆的哪个方向,徐松之书说“待诏院在史馆西”。这句话肯定是有依据的,只是徐松把史馆的位置定在了弘文馆以东,于是便产生了混乱。实际上史馆应在中书省以北、延英殿南的药院故地上,这样我们便可以确定待制院的方位就在中书省以北、史馆以西的位置上。 
    需要说明的是,徐松之书的这段注文错讹颇多。其既然已将弘文馆以东的待制院作为宣政殿待制之处,又说思政殿以东的待制院是延英殿待制之处,可是思政殿位于大明宫中轴线以东,而延英殿却位于中轴线以西,两处相距甚远,如何等候召对?这就说明徐松把宋敏求《长安志》的内容理解错了。至于徐松所说的:“待诏院在史馆西”。姑且不论史馆的正确方位应在中书省之北,即使如此,这种说法与其书所附的《西京大明宫图》也不相合,在此图上他将待诏院标绘在少阳院以西、门下省西北。徐书讹误之多,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可知大明宫有两处待制院,一处在史馆以西,大历十四年(779年)设置,为延英殿待制之处;另一处在弘文馆以东,为宣政殿待制之处,虽不知置于何时,但肯定要早于前一处待制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