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李华瑞:关于西夏儒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4)


    儒学教育在西夏真正有所发展,或者说西夏统治者由摹仿唐宋政治制度和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儒家文化、学习儒家经典,到自觉接受并积极兴办儒学教育,应是在西夏的中后期。恩格斯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32) 西夏中期以后儒学得到尊崇是当时西夏社会和政治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学界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已较多,不赘。在这里只是要强调儒学教育是西夏儒学发展的主要方面。西夏行科举考试,给蕃汉中小地主和普通民众以参加政权的机会,这与西夏前期以吸纳宋朝汉族知识分子参加政权建设不尽相同,当时宋朝的“举子不第,往投于彼,元昊或授以将帅,或任之公卿,推诚不疑,倚为某主”。(33) 宋人盛传张元、吴昊二人为西夏谋划侵宋,正说明这种情况。仁孝实行科举制、庙祀孔子后,大大改变了这种格局,对后世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大大推动了西夏的儒学教育。西夏不仅从宋朝引进、购买儒家经典,而且还用西夏文翻译儒家的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孝经》、《尔雅》等,并依据汉文典籍编译而成《经史杂抄》、《新集慈孝传》、《德行集》,甚至西夏人自己编纂了《圣立立海》、《新集锦成对谚语》等等,虽说番学儒家经典的翻译水平不高,(34) 但是对于党项族来说已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随着儒学教育的发展,儒家的政治理念、道德观念被编入字典。譬如骨勒茂才编于西夏后期《番汉合时掌中珠》:
    人体上:圣人、贤人、智人、愚人、君子、小人
    人事下:阴阳和合,仁义忠信,五常六艺,孝顺父母,六亲和合,学习圣典,立身行道,世间扬名,行行禀德,国人敬爱,万人取则,恤治民庶。君子有礼,小人失道,《孝经》中说:父母发身,不敢毁伤也。如此打拷,心不思惟,可谓孝乎?彼人分析,我乃愚人,不晓世事,心下思惟,我闻此言,罪在我身。(35)
    这是儒家的政治理念、道德观念深入社会各阶层的重要标识。
    至于儒学教育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对元朝儒学和政治的影响等,学界已多有论述,不赘。
    注释:
    ① 杜建录主编《西夏学》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 《前汉书》卷30《艺文志》。
    ③ 《前汉书》卷6《武帝纪》。
    ④ 《晋书》卷47《傅玄传》。
    ⑤ 周予同先生认为孔子死后,经学有三大派,西汉今文学以孔子为政治家,以六经为孔子致治之说,所以偏重于“微言大义”,其特色是功利的,而其流弊为狂妄。东汉古文学以孔子为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整理古代史料之书,所以偏重于“名物训诂”,其特色为考证的,而其流弊为烦琐。宋学以孔子为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载道之具,所以偏重于心性理气,其特色为玄想的,而其流弊为空疏。见[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序言》,中华书局2008年。
    ⑥ 《韩非子》卷19《显学第五十》。
    ⑦ 杜维明《何为儒家之道》有类似的看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