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从军城到商城: 清代边境军事城市功能的转变(5)


    自明朝中后期开始,腾冲就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缅甸翡翠玉石集散地、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翡翠,非经腾过无由入内,所以腾为翠薮,玉工满千,制为器皿,发售滇垣各行省”。①翡翠玉石名贵,经营获利丰厚,吸引着全国各地商人蜂拥而至。清《腾越厅志》载:“十八省之人云集焉,( 腾冲) 城福地也。”②玉石业的繁荣推动了腾冲商业的迅速发展,使腾冲成为举世闻名的“翡翠之城”。
    如果说传统商贸是推动腾冲从军城向商城转变的初始动力的话,那么,近代以后,腾冲的对外开放,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则是推动腾冲走向繁荣的后续动力。19世纪中叶,中国被强行打开大门,在不平等条件体系下开始对外开放。云南在中法战争后也被强行开放。光绪二十三年(1897),腾冲开埠通商,成为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因英侵占缅甸为殖民地后,以缅甸为基地向中国西南地区进行经济扩张,逐渐建立起了以英国资本为主导的国际贸易流通体系,腾冲的市场辐射能力大幅提升,进而至抗战前期达到鼎盛,成为著名的“国际商埠”。
    光绪二十八年(1902),腾冲海关开关时,腾冲的外贸额为66.2万海关两,宣统三年(1911)则达200.3万海关两。③此一时期,西方洋货大量输入,其商品种类与数量不断扩大,腾冲成为国际资本向中国西南数省进行商品倾销的主要分销地。④西方国际资本从腾冲出口的商品以生丝和生皮为主,此外还有部分滇西土特产品,一个以腾冲为中心的滇西国际进出口贸易流通体系建立起来。英国对腾冲国际商贸体系的建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英国在缅甸初步建设了缅甸公路运输系统,并对原有的天然内河航运引入轮船运输,从而为大量商品经仰光到缅北,进入中国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另一方面,英国以武力为后盾,强迫清政府对英国和英印货物在中缅商贸中享有减免关税的特权,根据中英《续议滇缅商务条款》和《中缅条约附款》,英国商品(包括缅、印殖民地) 在腾越海关的进口税按5%的7折完纳关税,出口税则按5%的6折完纳关税,从而使国际资本在不平等条件的庇护下迅速发展,而中国的民族资本则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民国建立后,腾冲的国际商埠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获得“小上海”的称誉。这一时期,国际资本加大了中缅贸易,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在腾冲有较大发展。此一时期腾冲经济发展呈现四个重要特点,一是进出口贸易的国际化进一步扩大,市场辐射能力增强,范围远超中缅传统贸易范围,拓展至5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商品的种类也较前增多,超过160种,不仅英印棉花、棉纱、棉布等数量和种类增多,而且美国、日本等国的商品也占有一定份额;出口商品达80余种,以四川的生丝和滇西的石磺等为主。⑤20世纪20年代末取消关税协定之后,腾冲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更快,国际贸易流通体系逐渐完善。二是玉石加工和贸易进入鼎盛时期。据民国《腾冲县志稿》记载,抗战前腾冲有一定规模的玉石加工作坊173家,工匠达3000人左右。腾冲商人改良了玉石加工技术,并从欧洲购进机器,直接在缅甸设立玉石厂,开采玉石矿。三是民族商业资本壮大,工商业企业数量增多,1912年,腾冲成立商会,14路马帮的“马锅头”也组成了“腾冲县骡马运输同业公会”。据1937年的统计,腾冲城内有坐商1000户以上,摊贩、行商800多户,各区乡有初级市场48个,仅城区堆栈就达9个,旅栈11个,马栈8个,各种传统的小商品制造及食品加工手工作坊则不可胜数。⑥四是腾冲出现了数量众多拥有巨资的跨国商号,经营地域与范围不断扩大,其中经营玉石开采加工和进出口贸易的有“福春恒”、“洪盛祥”、“永茂祥”、“永茂和”等10多家商品号,而知名的巨商则有张宝亭、寸如东、李寿郁、黄祯庭等;这些商号资本最少的60多万银元,最多者达1000多万银元。腾冲的富商巨贾在海内有着若干分支机构,延伸到缅甸20个大城市以及印度的加尔各答、孟买和新加坡等地。⑦
    ————————————
    ①寸开泰纂,马有樊校注:《腾越乡土志·矿产篇》,光绪刊本。
    ②傅宗明:《西南通商口岸》,第29页。
    ③董孟雄、郭亚非:《云南地区对外贸易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④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页。
    ⑤傅宗明:《西南通商口岸》,第66页。
    ⑥李印泉修、刘楚湘纂:《民国腾冲县志稿》卷二〇《商务》,林超民等:《西南稀见方志文献》卷三五,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462-468页。
    ⑦腾冲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腾冲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5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