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明确基本理论问题 推动中国口述史科学发展(4)


    不能简单套用英美口述史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报》: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
    全根先:造成目前国内口述历史研究规范程度不够以及理论研究创新性成果不多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口述历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开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口述历史理论的本土化,还需要更丰厚的实践基础。二是缺乏理论自觉。英美口述史理论反映了欧洲经验主义、美国实用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特点,虽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简单地套用于中国口述史研究。中国的口述史研究要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加强对唯物史观的研究。目前我们仍然缺少这种基于历史哲学的理论自觉,这直接导致了目前口述史研究理论境界不高。三是研究者缺乏专业性的训练。口述史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开放性,因此有大量的非历史研究专业人员加入到口述历史的研究与实践中去。这也是我国目前口述历史著作总体质量不高、缺乏研究深度的主要原因。当然,这不是说口述史要自成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说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员应当提高史学素养。
    陈墨:专业素养不够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口述史采集人员缺乏实验意识。实验意识,即是对不同的受访人采取不同的访谈技术和访谈形式,进而设计出不同的访谈方案。诸如摄像机、灯光照明对受访人有无影响?有多大影响?一对一采访与一对多或多对一的采访有怎样的不同?隔一段时间的重复采访、不同采访人对同一受访人进行多次同主题采访有多大的不同?这些问题,都要用实验证据说话,最后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中国社会科学报》:造成口述史档案化水平偏低以及内容狭窄的原因又是什么?
    陈墨:口述史档案化程度不足问题,与学术伦理及学术文化界公共意识的欠缺有关。一些研究者尚未充分意识到,假如没有可供他人查证的原始素材,如何证明口述史著作准确而真实地反映了口述史采访信息?同时,一些采访人缺乏资源共享意识,而一些档案馆也缺乏与时俱进的公共服务精神,于是造成了上述不想存档亦无法存档的情况。
    专题口述史内容过于狭窄的问题,则体现了专业分工与知识视野的矛盾。古人有“知人论世”之说,论史同样要知人。口述历史工作本质上是采集个体记忆,不关注个体成长经历,就难以采集到丰富的个体记忆。很多口述史研究者做专业口述史只重视本专业信息,窄化口述史的视野和观念,肯定不利于口述史潜能的发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