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明确基本理论问题 推动中国口述史科学发展(5)


    构建中国口述史理论应注意跨学科性
    《中国社会科学报》:上面提到了口述史研究的视野问题,那么怎样扩大口述史的研究视野?
    荣维木:扩大口述史视野,需要拓宽口述史关注的范围,推动口述史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紧密结合。这是由口述史平民性的特点所决定的。与主要倚仗文献史料的精英史学不同,平民性是口述史的一个重要特点。近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精英史相对的,口碑史料一开始只是表述普罗大众的素材。在美国,口述史把精英史学不屑的非洲裔美国人研究纳入到美国史研究,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美国史的空白。在英国,口述史也成为描述工人生活的一种普遍方法。在中国,口述史也经常地被用于描述普通人的生活,如盛行一时的“三史”编纂(家史、村史、厂史)。了解了口述史的这个特点,就不难明确口述史发展的方向。比如,关于社会生活,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特点,怎样具体地、真实地反映出这些特点,就会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做,一切由社会变迁而带来的社会问题,都应该纳入研究者的视野。
    《中国社会科学报》:口述史既要取材广泛,也要突出重点,以拓展历史研究的景深。在口述史涉及的众多领域中,哪些应当重点投入?
    全根先:口述史的题材有大有小,可以根据不同的题材、不同的需求进行合理选择。在我看来,有两条主轴线,我们要特别加以关注。一个是国家记忆,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国家记忆,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事件、人物当中去。一个民族,一个族群,乃至个人的历史,都可以纳入国家记忆的范畴。我们要重点研究的,是涉及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现象的个人记忆。
    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由于独特的承传方式、较高的技艺要求以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但这些资源在现代社会流失也非常严重。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作为目前我们的口述历史研究的另一重点,要有一种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报》:扩大口述史研究的视野,不仅应该丰富研究的总体内容并充实重点领域,其所使用的方法与理论也应有较大的学科跨度。如何理解口述史的跨学科性及其对口述史自身理论构建的作用?
    全根先:口述史所使用的方法与理论,涵盖了人文与社会科学多个学科。口述史学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首先需要运用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对原有文献资料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对于原有文献资料与新采集口述史料的分析比较。
    除此之外,口述史采访既然是采访者与受访者的互动过程,那么,必然会用到新闻学的采访技巧。口述史采访过程中,需要采访者具有调动甚至激发受访者心理活动的能力,以充分挖掘受访者内心深处的记忆资源,这就需要借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口述史料是来自受访者的记忆资源,有时还包括实体文献,那么必然会遇到权益归属问题,这就与法学搭上了关系。口述史采访过程中,除了采访者的提问,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现代摄像、录音手段,最后还要对采集资料进行剪辑、制作,这就属于影视人类学的学科范畴了。
    最后,对于口述史料进行编辑加工,整理成一部可读性强、令人耳目一新的口述文献,则会用到叙事学的技巧。在综合这些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口述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明确口述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以构建中国口述史学的理论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肖昊宸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