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人竹共生:古代江南文人与竹文化(2)


    文人园林具有美好水竹景观
    江南地区的水环境和地方风物给北方人留下深刻印象,第一位文人造园家白居易曾任苏州和杭州刺史,回到北方后建造了几处园林,这些园林的特色在于把江南的水竹景观进行缩微再造。此后,文人造园日益增多,以至宋代成为江南园林极具特色的时期。
    唐末开始的移民浪潮使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苏州、湖州、杭州等地是宋代北方南迁文人的主要定居之地。当时,即使像三吴之首苏州这样的城市,城内仍然有不少空地,野趣十足。1045年,士大夫苏舜钦流寓苏州,在郡学附近发现“崇阜广水”之处,得以建造著名的沧浪亭。当时这里是“弃地”,但“三向皆水”,苏舜钦利用这里的水源和微微起伏的地势栽满竹子,“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
    宋代,江南文人园林修建最多的地点在太湖南岸的湖州。湖州时称吴兴,自天目山而来的东苕溪、西苕溪及支流穿城而过,形成“舟从城里过,人在水中居”的环境,“镜波蓝浪,万顷空阔”,被誉为“水晶宫”。北宋士大夫倪思《经锄堂杂志》、南宋周密《吴兴园圃》分别记录了当地著名的文人园林。湖州城内的园林主要分布在水陆城门和府治附近的沿河道,这些园林都有美好的水竹景观,有的直接以水竹为名,如章氏水竹坞,“有水竹之胜”。竹在园林中常被布置在水边,形成“池边绿”,营造出清幽的小环境。水、竹之美主要体现在两种元素的调和,或者竹单独成景,或者兼种同样喜湿的柳树等,春来之时,柳黄竹绿。这种环境非常适合人居,明代太仓人王世贞曾表达了对吴兴山水园林的向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