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竹共生:古代江南文人与竹文化(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0:11:07 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蕾 参加讨论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随着江南平原地区塘浦圩田水利系统的不断发展,定居区域得以扩大。这个过程在钱氏吴越政权下得以促进,并在宋代快速发展。人们散居在江南新围出的塘岸,乡居的水文条件并不稳定,塘岸会被江水冲塌,需要及时整理水塘和圩岸。塘岸上栽植柳树这种极具北方文化意象的植物,不仅是文化的习惯,也是生态的选择,因为柳树是深根性喜湿植物,对塘岸起到加固土壤的作用。 除柳树外,塘岸上种竹,也出于类似原因。竹枝叶繁茂,鞭根交错盘杂,对涵养水源、固土防冲都起到积极作用。塘岸上也有梅等南方植物。“障羞半面依篁竹,随意淡妆窥野塘。”在滨水江南,池塘荷花、池边绿竹常常可见,“枰停栏槛多栽竹,料理陂塘施放荷。”乡居文人常常在野生环境中获得乐趣,“村居远城市,独木渡塘坳。迸笋补篱竹,落松添屋茅”。“数舍茅茨蔟水涯,傍檐一树早梅花。年丰便觉村居好,竹里新添卖酒家。”必须提到的一种竹是江浙一带的特产——水竹,谢灵运曾说:“水竹依水而生,甚细密,吴中有之。”这种竹多野生,耐湿,喜肥沃的冲积土,在水乡农家附近常见,元代江南水村仍然广泛分布,多供劈蔑、杂用。其后,这种竹已比较少见。 吴淞江流域的河流会感潮,土壤沙质含量大,水质偏碱性。在这些地区居住的文人选择的竹须具有极高观赏性,同时又能够在这些地方长势良好。因此,他们最终选择的是经过人工驯化栽培的乡土竹种,比如燕竹。燕竹最早是越地会稽一带的地方种类,“越人以燕来时作笋”,元代以嘉兴的燕竹最为出名。明人周文华《汝南圃史》载:“燕竹,喜潮卤地,故嘉定、上海独盛。”太仓王士懋有乡间务农经验,他在《学圃杂疏》中清点自家园圃中的珍贵品种时也提到燕竹,“独嘉定之燕来笋,既早而味绝佳,与新茶斗胜,吾地尚堪种,郡城不可得。远贻之,以为殊味。”另外一种是哺鸡竹,又称护居竹,唐人陆龟蒙在松江甫里隐居之时曾经移栽,其好友皮日休作《新竹》诗云:“笠泽多异竹,移之植后楹。”这个时候是太湖东部平原圩田兴起的初期,水利条件不稳定,“水痕侵病竹”,竹林常常受到水淹。当时,哺鸡竹还比较稀有,但后来成为上海、嘉兴等地最为常见的庭院竹,其笋被称为“杜园笋”。 总之,生态的美在于自然有序。文人在江南生活,体会并适应着当地的丰水环境,巧妙地创造出极具江南意象的竹文化,可以说,这些都是人与自然调和的表现。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建立“中国古文书学”将极大推动中国史学研究创新与发展
- 下一篇:梁怡:人们缅怀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