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与应对策略(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3:11:59 中国社会科学网 郑嘉禹 参加讨论
注释: [1]]郑嘉禹(1992—),男,甘肃天水人。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688页. [3]]杨建毅.用唯物史观记述和认识历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3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参考文献: [1]杨建毅.用唯物史观记述和认识历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31. [2]杨军,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理论和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1:66-72. [3]卢黎歌,程馨莹.如何认识和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78-82. [4]葛玉良,张晓娜.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6:73-75. [5]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120-128. [6]韩震.“民主、公正、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及其原则[J].红旗文稿,2012,06:8-12+1. [7]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2,23:32-35. [8]韩振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与重大意义[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12:11-13. [9]韩震.中国文化上自强必须有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涵[J].道德与文明,2011,03:5-8. [10]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一[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8. [11]陈先达.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06:23-29. [12]韩庆祥.核心价值观该如何凝练[N].光明日报,2011-08-04011. [13]戴木才,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深化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9:5-12+159.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心态史:探索心态观念的历史变迁
- 下一篇:流派史:史学研究新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