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梦”(2)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策略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深刻阐明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强调要做好“四个方面、八个重点”的工作。
    1.紧扣民生抓发展,重点抓好就业和教育。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关键。唯有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一,抓好就业。当前,民族地区就业存在一些特殊困难和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民族地区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受语言、生活习惯和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普遍存在重机关事业单位轻企业、重国有企业轻非公企业的思想,择业空间狭小,导致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降低。另外,生态移民转移就业困难也不容忽视。因此,必须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一是要立足扩大当地就业,千方百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岗位。支持发展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牧民就业和稳定持续增收。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少数民族特色技能型产业,发展手工业和旅游业。“民族地区发展二、三产业,开发项目、建设重点工程,无论谁投资,都要注重增加当地群众就业、促进当地群众增收。”二是完善并落实各族群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推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农村劳动者有序转移就业。做好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加强各类就业再就业人员特别是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要搞好未就业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技术培训。引导群众转变就业观念,让各族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三是做好2000多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就业服务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使他们融入当地社会、安定生活。
    第二,抓好教育。“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一是要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确保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央财政扶持教育的重点要向民族工作的重点地区、边远农牧区、高寒山区、边境地区以及发展落后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倾斜。二是要加强对民族教育的支援工作,使少数民族和西部贫困地区在资金、设备、师资、教学经验等方面得到帮助,不断提高对口支援的效益。三是要加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采取特殊灵活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