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论述展开(10)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15 《黑龙江民族丛刊》 郝时远 参加讨论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3]253也才能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形成牢固的认同。这里所强调的“文化认同”,即是“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不等于汉文化,而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这是历史赋予中国的文化禀赋,因此“中华优秀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66]170。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大家庭及其成员所拥有的优秀文化资源,都是滋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源泉。所以,对“大家庭”各成员文化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吸收,是实现各民族文化“多元”升华为中华民族文化“一体”的必由之路。 中华文化认同与56个民族自我的文化认同并育不悖,将这两种文化认同视为相互对立、相互折损是对中华文化包容品质的曲解。同样,对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家庭成员而言,只知道本民族的文化归属、不知晓中华文化的归宿,则必然步入认同的误区,甚至陷入狭隘的民族认同“陷阱。费孝通先生关于“多元一体”大家庭文化关系的概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即是这个道理。因此,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观念,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文化认同之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体”,是“多民族”、“多元”的整合。从民族因素来说,“统一”不是“同一”;从文化因素而言,“一体”不是“单一”。“统一”和“一体”都是多样性的整合,即“各个组成部分在共享和互利秩序中的协调”,使多民族及其承载的多样性文化“建立彼此间更紧密和更共生的关系”[67]。从而实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整合、成就中华文化精神家园的共建和认同,展现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的交往、和衷共济的交流、和谐发展的交融,是为中华民族大团结。 无论我们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人类社会民族现象的长期性,或者怎样认识毛泽东有关首先是阶级消亡、然后是国家消亡、最后才是民族消亡的论断,世界范围的民族—国家建构时代并没有到达所谓“末尾阶段”,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民族地位并未稳固地确立,中国也依然面对着来自西方国家强势的压力和干预。因此,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如一人”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如前所述,中国是在承认“多元”中构建“一体”,“多元”必须依托于“一体”而存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体”是“多民族”的唯一家庭归宿。在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的对接转换中,中国的“多民族”从来不是苏联意义上的“多民族”(multi-nations),当代中国只有一个中华民族(Chinese nation)。传统上使用的“多民族”(multi-nationalities),意为56个民族都享有中华民族的“族籍”,即中国的国籍,虽然这在中西对话中有些差强人意。但是移民群体构成的“多族裔”(multi-ethnic groups),则完全脱离中国的国情实际。中国的56个民族享有的中华民族身份,是经过国家识别认定的“大家庭”成员。这个“大家庭”是中国唯一的国家—民族(nation),少数民族作为“大家庭”中的“少数”,也就是西文话语中的“national minority”,这是中西对话中彰显中华民族意识和“大家庭”归属的规范表达。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已经展示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景。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缩小差距建设的“大家庭”物质田园、尊重差异建设的“大家庭”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开创了“见物”的共享发展、“见人”的凝聚人心新局面。这是一条与西方发达国家、前苏联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迥然不同的国家—民族建设道路。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66]170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概括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及其所包含的制度、法律、政策,昭示了“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中国特色”,是“想明白了、想对了”的道路选择和坚定自信的中国底气,也是在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现实和未来进程中克服困难、应对挑战、坚定不移前进的政治定力。 收稿日期:2016-01-0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