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仁厚: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民族思想探析(1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0:11:42 《贵州社会科学》 杨仁厚 参加讨论
(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的正确指导。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有具体的启发意义。 第一,要重视对社会关系的调控和改善,努力促进社会公正。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版序言》高度重视社会公正这个价值观念。他赞扬英国民族,是因为在工人阶级的要求和斗争下,英国政府被迫注意调控社会关系,改善劳资关系。他批判德国民族,是因为德国民族的劳资关系还比较落后,尤其是还故步自封、自欺欺人,以为德国的情况不严重。我们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除了注意那些整体性的指标外,还必须注意与人群有关的结构性指标,使这些领域(例如民族关系、阶层关系、分配关系、地区关系)尽可能实现和保持公正,以便避免因为过度不公正导致的社会动乱,并且从各个角度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为民族复兴树立一个重要指标领域,为民族复兴奠定公正方面的坚实基础。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正是这样做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长期的发展经验使我们认识到,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包括了公正这个基本的价值追求。我们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逐步建立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体系,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要保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第二,要注意排除不良传统的消极影响,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资本论〉第一版序言》指出,由于资本主义不够发展,而且已经出现的资本主义缺乏监督,欧洲大陆各国深受其害,它们同时承受着现代的灾难和古老的灾难。同时强调,德国人民不仅承受着资本主义带来的苦难,而且承受着封建主义带来的苦难,在德国是死人抓住活人!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过程中肯定要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是也要注意去其糟粕,要对优秀文化传统实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个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中,不分良莠、不辨是非、搞民族文化复古主义不行,生吞活剥、全盘吸收、盲目排斥外来优秀文化不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我们应该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坚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原则,努力推进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的适应、融合,引导人民群众过一种知晓各种美德、赞赏各种美德、践行各种美德的生活。 第三,要加强对世界上先进国家(民族)的学习,积极对外开放。中华民族是善于学习域外文化的民族。近代以来,我们落后的原因之一是对传统文化盲目乐观、故步自封,放松对域外局势的把握,放松对域外文化的学习。后来的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开放,向先进民族学习。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突飞猛进,国家发展蒸蒸日上,部分国民产生了夜郎自大的封闭、傲慢心理,对外学习、探索的热情和毅力有所减弱。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版序言》站在全球的视野,以英国为典范,兼及美国和法国,谆谆告诫德国民族,要求德国人注意先进国家过去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避免德国民族的发展出现严重的失误。他还由此上升为一般的号召: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爱国者的座右铭,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除了根据实践需要开展各种创新活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社会主义优秀传统外,要认真学习国外各种有益的先进经验,当然也要吸取他们的教训。党的十八大报告主张,在国际关系中要弘扬包容互鉴的精神。这要求我们要承认和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承认和尊重发展道路的多样化,也要充分尊重和坚决维护各民族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权利。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加强对外学习,加强对外开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