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炳镐 余文兵 张娇: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的内涵、历程和特点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13 中国民族报 金炳镐 余文兵 张 参加讨论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进步关系到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稳定,也关系到民族关系和谐、民族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历史与现实、民族与区域、政治与经济、制度与法律等诸多因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动。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是指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创造性地推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进步的一切社会活动。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体现出在基层的群众性实践中发端、在民族地区长期坚持中丰富、在党和政府倡导引领中持续、在各个历史阶段中不断创新等显著特点。 一、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的内涵与现实价值 1.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的概念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它与协调民族关系相关联,是指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自愿、平等基础上的联合。民族团结是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的一种精神要求、一种思想力量,是民族关系的一种状态,具有维护和促进民族关系密切、融洽发展的正向引领意涵,也具有反歧视、反分裂的反向遏制意涵。在我国,民族团结是指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民族进步与促进民族发展相关联,是指民族的发展状态。在我国,民族进步是指各民族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 民族团结进步是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的合意。民族团结、民族进步二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民族团结是民族进步的保证,民族进步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是指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创造性地推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进步的一切社会活动。民族团结与民族进步统一于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之中。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推进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维护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推进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发展。 2.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的本质内涵 民族团结是指民族关系的密切状态,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民族团结是民族关系调整和建构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状态。民族团结的生成、发展和巩固,具有一般社会关系的基本特性,同时有其特殊性。一般而言,民族团结指一个多民族社会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或完成共同的社会目标,凝聚、联合不同的民族成员或民族内部力量,保障社会合作的进程。民族之间关系的历史基础、不同民族成员的思想信念、行为规范以及社会政策导向等都直接影响着这一进程的实现。 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的本质,就是一个国家借助各种社会机制协调国内民族关系,推动各民族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任何能够传达这一价值追求的活动、事务均可被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的载体加以利用。具体来看,我国的民族团结实践,主要包括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团结法制化、民族团结机制探索等。 3.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中最核心的两个问题——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体现到民族工作中就是民族团结、民族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最根本、最核心的四个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发展繁荣,体现到民族工作中就是民族平等前提下的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繁荣中的民族进步。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机制。这是笔者综合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所得出的重要内涵。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党和国家深刻把握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现实,立足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抓住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民族平等联合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借鉴国内外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机制。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是对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内涵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深邃理解和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规律和民族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对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理论和政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4.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的现实价值 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的各项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开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局面的客观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面貌、民族关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跃上了新的历史高度。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民族关系在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国际上看,一些西方国家加紧利用民族、宗教因素对我国进行战略牵制和“西化”、分化。就国内而言,当前,我国正面临“新四化”,即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时,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社会转型力度加剧,利益格局变化多样,人口流动渐趋广泛,族际交流日益频繁,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在此背景下,民族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将新的阶段性特征概括为“五个并存”,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推进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