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民生史观理论要点的评析 (一)关于民生是历史的重心 孙中山的民生是历史重心论,是针对当时流行的唯物史观的“物质是历史重心”论的。唯物史观所说的社会或社会形态,实际上指社会环境(物质生产力、生产关系总和及政治、思想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在社会环境的范围里,它认为与政治、思想相比较,物质生产力、经济结构是最重要的。孙中山把此概括成“物质是历史的重心”,不是很准确,但抓住了当时流行的唯物史观忽视人这个弱点。 孙中山认为,与“物质境遇”相比较,人的问题是重心。在人的各种社会问题中,尤以民生即维持人的生存的经济生活为重心,故归结到民生是历史的重心。孙中山突出了历史主体的人,尤其强调人的维持生存的经济生活是重心,是有其合理性的。孙中山理论的片面性在于他忽视了从社会环境来考察人。从他所描述的人类谋生方法的变化,由太古吃果时代到渔猎时代、游牧时代、农耕时代以至工商时代,可以看出他曾注意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其变化。但他从来没有自觉地把人同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考察人的本质。他尤其没有理解到人不能单独地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之间如果不结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就不可能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这种社会生产关系在社会环境里便表现为各种经济制度。他认识不到人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更多地注意到人的生命,却注意不到人的社会性。他说的人实际上是抽象的人,以这种和社会环境相分隔的抽象的人及其维持生存的经济生活作为历史的重心,仍然没有准确把握住社会历史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社会主体的人和社会环境的统一体。人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创造人。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创造出社会环境及其各种构成因素。所谓环境创造人,是指社会环境(它包括了各种因素)被人创造出来以后,又成了他们及其后代继续创造历史的前提。这种作为前提的环境,必然给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人打上烙印,赋予他们以特殊的性质。社会历史中的人和环境是通过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着的,整个社会历史是现实的、活生生的、发展的。人的自我改变和社会环境改变的联结和统一,则是不断变革的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社会环境,人的实践活动又通过创造和改变环境而实现人自身的改变。在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决定了人的政治的、宗教的、精神的等其它实践活动,是全部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对此有专门论述。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写成后,全书长期没有出版,1932年才出德文版,1933年出俄文版,中文版更晚。这是五四时期传播唯物史观的李大钊等所读不到的,孙中山在世时也无法读到。 与真正全面地代表马克思见解的上述历史观相比较,过去流行的忽视人而突出物质经济的唯物史观是片面的、抽象的。与马克思的上述历史观相比较,孙中山的忽视社会环境的民生是历史的重心论,也是片面的、抽象的。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思想家在五四时期最早把唯物史观较为系统地传入中国,而孙中山在20年代便发现当时流行的唯物史观存在忽视人的弱点,从而突出地强调了历史主体的人及其维持生存的经济生活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个极富价值的理论命题,直到今天还能给当代中国的理论界进一步深入探讨问题以启迪。 (二)关于人类求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定律 孙中山提出这条定律,是针对当时流行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规律论。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两条后来被说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当然包括它们的相互作用)。孙中山把它理解成“人类文明史……是随物质境遇的变迁史”,表示不赞成这种离开人的努力的历史规律论。他力求从历史主体的人着眼,提出人类求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定律。这里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孙中山讲的人类求生存也包括人的实际活动,人的活动是可以推动社会进化的。但孙中山讲的人是脱离社会环境的抽象的人,人类求生存,包括精神努力,而精神努力如不付诸行动,根本不可能推动社会进化。 孙中山从历史主体的人探求历史规律,力求突破流行的唯物史观离开人的努力来讲历史规律,思路是有可取之处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历史的规律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人的生产劳动推动了物质生产力发展。这种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给生产关系改变提供了需要和可能。社会进步力量按照这种需要和可能,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改变生产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根据生产关系组成的经济结构需要,创造出相应的政治和思想形式。从世界历史发展的事实看,我不赞成五种生产方式的单线演进的历史图式。从原始社会向私有制社会过渡,由于是各地人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很难有一个一致的刻板的公式,具体表现的历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当时各地社会支配力量所创造出来的生产关系具体形式尽管多种多样,却又存在共同的趋势,即他们建立的都是人身依附的强制性的奴役关系。这种共同的基本趋势,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历史的规律是存在的,而历史规律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这种历史规律体现在人们创造出来的社会环境及其构成因素的相互作用上。孙中山没有思及的,正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只能表现在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引起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上,表现在人的实践所引起的社会环境各构成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社会环境按一定基本趋势的改变上。正是人的活动所造成的社会环境的改变才又导致人的改变。孙中山仅仅从人着眼,是无法讲清历史的规律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