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五服的考古学观察(上)(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1:11:42 《中原文物》2006年第5期第 赵春青 参加讨论
三、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分布格局与《禹贡》五服 经过数十年来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目前学术界已经初步建立起中原及其附近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如中原地区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海岱地区为后李一期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长江中游地区是彭头山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是王墓山下层类型--海生不浪文化--老虎山文化--朱开沟文化。关中及其以西是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客省庄文化--齐家文化等。 考察上述地区文化之间的分布格局及文化交流关系,到了龙山时代即大约公元前2500年以后,才开始出现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26)。所谓的中原龙山文化是一个庞大的史前文化体系。处于中心区域的是王湾三期文化,是为核心文化圈,为第一个文化圈,也可以称之为“内圈”。围绕着它分布一周中原龙山文化诸文化类型,构成第二个文化圈,也可以叫做“中圈”。在中原龙山文化的外围,又分布一圈诸支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构成第三个文化圈,也可以称之为“外圈”。下面分别言之。 (一)内圈:环绕嵩山周围分布的王湾三期文化 王湾三期文化以河南洛阳王湾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第三期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洛阳、郑州和伊洛河流域及颍河、北汝河上游地区。基本上分布于《禹贡》豫州的中心区,主要遗址有洛阳王湾(27)、临汝煤山(28)、郑州大河村(29)、禹县瓦店(30)、登封王城岗(31)、新密古城寨(32) 等。陶器器表纹饰以篮纹、方格纹最多,绳纹较少。器类以夹砂深腹罐、折腹斝、双腹盆、小口高领瓮、斜腹碗和豆最常见,另有罐形甑、单耳杯、刻槽盆等。以嵩山为界,大体可划分嵩山南边的煤山类型和嵩山北边的王湾类型。此外,郑州地区也具有一定特色。聚落群以伊洛河下游最为密集,可称为主体聚落群,其周边环绕两周大小不等的聚落群(33)。其中,在嵩山以南的煤山类型中已经发现了登封王城岗、密县古城寨与新砦、郾城郝家台(34) 等4座城址。说明每个聚落群都有发现一座城址的可能性。伊洛河下游地区迄今没有发现城址,或许与工作有关。 (二)中圈:环绕王湾三期文化的诸文化类型 1. 东边:造律台类型(文化) 以永城王油坊和造律台遗址为代表,发掘工作最多的是王油坊遗址(35),有人主张命名为造律台文化(36)。主要分布在豫东的商丘、鲁西南和皖西北一带,基本上位于《禹贡》豫州的东部及与青、徐二州交界的地区,亦即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的交汇地带。陶器器表以素面磨光居多数的作风与海岱龙山文化相近。器表施纹饰者以方格纹为主,其次为篮纹和绳纹。常见器形有袋足甗、罐形鼎、深腹罐,另有盆、豆、鬹、子母口瓮和器盖等,还发现有冲天流鬹、鬼脸式和V形鼎足等,其中部分器物与海岱龙山文化同类器物相似。聚落常常在高出地面的堌堆上发现,面积不大,已在淮阳平粮台发现城址一座(37),城址面积不大,但建造得颇为讲究。 关于造律台类型,过去归为中原龙山文化系统,并认为是有虞氏文化(38)。后有山东一些学者提出应归入海岱龙山文化系统(39)。这种分歧的原因就在于造律台类型含有浓郁的海岱龙山文化因素,处于中原龙山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的过渡地带。 2. 北边:后岗二期文化 该文化以河南安阳后岗第二期遗存为代表(40),重要遗址还有河南安阳大寒(41)、汤阴白营(42)、辉县孟庄(43),河北邯郸涧沟(44) 等遗址。主要分布在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基本在《禹贡》豫州的北部和冀州的东南部。陶器器表以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次之,器类当中炊器以鬲为主,鼎少见,另有甑、甗、高领篮纹瓮、侈口绳纹罐、敞口碗、大平底盆、大圈足盘等。可分为南部的后岗类型和北部的涧沟类型,邹衡先生考证涧沟类型很可能是“伯益之族或其所属部落”的物质文化遗存(45)。最近还有人提出“孟庄类型”的命名,认为孟庄类型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南麓以南、古黄河以北的区域(实即后岗二期文化的西北一角),与共工氏存在一定的联系(46)。目前在该文化已经发现后岗和孟庄两座城址。其中,孟庄城址较大。后岗城址破坏严重,面积较小。围绕这两座城址均有聚落群,或许是所在聚落群的中心所在。 3. 西北边:陶寺文化 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重要遗址有襄汾陶寺(47)、临汾下靳(48)、曲沃方城-南石等(49),主要分布在临汾盆地,居于《禹贡》的冀州、雍州与豫州之间,亦即华夏、西戎与北狄各族团之间。陶寺遗址分早、中、晚三期,其中早期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中、晚期属于龙山时代的陶寺文化。早期陶器多为手制和模制,器表纹饰以绳纹为主,达90%以上,另有少量的篮纹、方格纹。器类中出现了大量的双鋬鬲、釜灶,另有罐形和盆形斝、侈口罐、大口瓮、直筒形罐、折腹盆和侈口扁壶等,晚期陶器纹饰以篮纹为主,绳纹和方格纹较少,器类主要有各种形态的鬲、圜底斝,另有甑、深腹盆、篮纹镂空圈足罐、扁腹壶、豆、碗及单把杯等。陶寺城址内发现了十余座大墓,出土了彩绘龙盘、穿孔玉斧、象牙雕筒、鼍鼓、带扉牙的铜器、成组的彩绘木器等。近年还发现了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城圈和可能与观测天象有关的大型遗迹等,使其再次成为探索中原文明起源的亮点。 关于陶寺文化的族属,开始有人认为与早期夏文化有关(50),后有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和陶唐氏有关(51)。不过仍有人认为陶寺遗址是自尧至禹时期的都城所在,陶寺文化早期为尧(舜)文化,晚期应为夏文化(52)。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尧舜禅让故事的考古学研究
- 下一篇:国共第三次“围剿”与反“围剿”探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