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政治风云下的史学论争问题如何复归科学轨道以《李秀成自述》的历史命运为例(6)

比如,自述中讲到1862年(清同治元年)10月,李秀成在苏州,而洪秀全要求他立即率兵救援天京,并命使臣来责备他“不忠”且有“自图之义”,李秀成心里不服,“不欲佐理”。这时,朝臣们都来劝导他,使他受了感动。他说:“一朝之大,亦有好友,亦有不情,人心是肉,劝化多言,而心自遂。”这里他讲述了自己心理转变的过程,特别提出“人心是肉”的说法,这个说法虽然只是普通百姓对于“人心”的一种粗俗的表述,但是他这样一位农民军的将领,毕竟看到了“人心”的存在,看到了“人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他也从物质的角度来说明人的心理现象的根源,这本身就是十分可贵的。在说到太平天国的失败时,他也提到“我家人心不齐”,表明他对“人心”问题的重视。
    再如,李秀成在叙说拜上帝会在广西的传播影响了起义的发生时说:“自道光二十七、八年之上下,广西贼盗四起,扰乱城镇,各居户多有团练。团练与拜上帝之人两有分别。拜上帝人与拜上帝人一伙,团练与团练一伙,各争自气,各逞自强,因而逼起。起事之时,团练与拜上帝之人同村亦有,一村逼一村,故而聚集。”这里的“聚集”就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拜上帝人所以形成一种“聚集”,就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心理环境所激起的。李秀成看到了这一点,是很不简单的。
    在叙述永安突围时说,秦日昌带领的太平军“移过仙逥迥,被乌帅大军追赶,杀死天朝官兵男女两千余人。众见势甚太逼,大众次日齐心,与乌军死战,复杀死乌军四、五千。乌帅被伤,在六塘圩身故”。这里的“乌帅”是指清廷任命的广西帮办军务乌兰泰。这场战斗太平军先败后胜,大败清军,得以从永安突围。转败为胜的原因,不是由于双方的军力对比发生变化,也不是太平军用了新的战略,而是由于开始的挫败激发起太平军奋战的情绪,形成一种力量,这是典型的社会心理作用的结果。
    对于“杨韦内讧”的发生,历史学家们做了很多解读,比如说韦昌辉是混入太平天国领导层内部的阶级异己分子等。但是,李秀成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对事变的发生做了很深刻的说明。“东王令严,军民畏。东王自己威风张扬,不知自忌,一朝之大,是首一人。韦昌辉与石达开、秦日昌是大家一心,在家计议起首共事之人,后东王威逼太过,此三人积怒于心,口顺而心不息。少怒积多,聚成患害,积怒仇深,东、北、翼三人不和。北、翼二人同心,一怒于东,后被北王将东王杀害。”李秀成这里说得何等深刻、何等精炼!不管你从各种角度去分析天京事变的发生,但是你不可能绕过他们“积怒于心”的事实,“少怒积多,聚成患害,积怒仇深”。没有“积怒仇深”怎么会发生这样不可想象的屠杀事件呢?李秀成虽身不在天京,但对杨、韦、石等人都有一定的了解,尽管他当时还只是一个下层的军官,但对事件的解读确实抓住了要害。
    说起他自己参加太平军的原因也是非常实在的心里话。他说:“西王在我家近村乡居驻,传令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同家食饭,何必逃乎?我家寒苦,有食不逃。临行营之时,凡是拜过上帝之人,房屋俱要放火烧之。家寒无食之故,而随他也。乡下之人,不知远路,行百十里外,不悉回头,加后又有追兵,而何不畏?”这里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参加太平军的动机,主要是“家寒无食之故”。因为太平军“有食”,所以“不逃”。这样到后来,他回想起自己参加太平军的心情时多次说:“我自幼不知分毫之事,迷迷懞懞而来,造成今日患害,父母分离,妻儿失散,为人非肯作不良不孝不义之徒也!”“我自小为民不知,涌涌而来,情知此事者,能死亦不能为也。人无天理,非是人伦,骑在虎背,不得下骑。”我认为这些都是李秀成个人心理的真实剖白,是非常自然的流露。这些话不是编给曾国藩听的,也不是想以此来减轻自己参加太平军的责任。他能把个人以及多数群众在当时参加太平军的动机说得如此真切,是很难得的。这些能够真实地反映个人心理、群体心理的内容,是这个自述中最有心理分析价值的部分。
    如何运用自述的资料对李秀成进行心理分析呢?我个人的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可以总结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兴衰全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李秀成的自述基本上是按照太平天国兴亡的过程来叙述的,而他自己也正好参与了事变的全过程。他从一个信仰拜上帝的普通农民成为一个太平军战士,后来成为下层军官;天京事变以后,他被推选上来“助国”,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维持天国大业的主要将领;他主持了太平天国最后的保卫天京的战斗,直到最后城破国灭,自己也成为清军的俘虏。这十四年来,随着天国历史命运的变迁及他自己在天国中地位的变迁,他的心理状态也是不同的,而李秀成总是伴随着对形势的发展叙述,流露出自己个人的心态。这样一个心路历程,就是我们进行李秀成心理分析的基本线索。
    其次,可以研究李秀成与洪秀全的心理互动关系。所谓“忠王不忠”的问题,主要是从李秀成对洪秀全的态度来说的。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领袖,对洪秀全的“不忠”就是对太平天国的“不忠”。洪秀全对李秀成的任用、信任、恩宠与怀疑、限制、怒斥等是交织在一起的,摸清这个互动过程的来龙去脉,是很有必要的一条心理分析线索,也才能真正搞清洪李之间的关系。
    再次,李秀成与曾国藩的心理互动。曾国藩与李秀成的直接接触只有两次。第一次是曾国藩从安庆赶到南京的当天晚上,即李秀成开始写自述的前一夜;第二次是八天以后,李秀成将被杀的前一天晚上。但这两次短短的接触对李秀成的心理状况影响很大。所谓“忠王不忠”的另一面,就是李秀成在自述中说了那么多奉承曾国藩的话。为什么这两次谋面,就可以让李秀成对曾国藩的态度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曾国藩本人有何魅力可以如此迷惑李秀成呢?曾国藩如果不见李秀成,直接由曾国荃来处理李秀成,是不是一切都不会发生、李秀成就成为当之无愧的“英雄”?这是不是非理性和历史的偶然性发生了作用呢?这些都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而曾国藩在李秀成的身上也是花费了大量心思的,何时处决他,在何处处决他,如何删改他的自述,如何向清廷交代,以致到将李秀成处决后,他都不能把李秀成供的原稿上交给清廷,连他的后代也是秘不示人,这都是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对于曾国藩在李秀成问题上的各种表现,也是适合进行心理分析的,并且材料也是很多的。
    最后,需要总结李秀成的人格特征。根据以上各方面的材料分析,可以概括出李秀成人格特征的主要表现,如他的知识与才能、他的忠君、他的信天命、他的保民为乐等。此外,还有一些人性方面的特点也需要去探讨,比如他对待清军降将的态度,对待为清朝效忠而死的朝臣的做法,对自己的降清部下的做法,都有很多超乎通常之处,也是他百年之后遭人诟病的地方,而这些做法恰恰折射出他人性方面的特点,是值得分析的。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史料如英国人呤唎的《太平天国亲历记》等对李秀成的诸多描述,这些描述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李秀成的外貌特点、性格、气质等等,甚至对李秀成当时的服饰、礼仪等都有很多细致的记载。他的记述对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李秀成的人格特征,应该是有所帮助的,因此这些也都是十分宝贵的资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