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泳超等]羊獬、历山三月三“接姑姑”活动调查报告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7:11:00 学苑出版社网站 陈泳超 钟健 孙春 参加讨论
[摘要]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的两个村民聚落羊獬和历山每年都要举行“接姑姑迎娘娘”的走亲活动,所谓的“姑姑”和“娘娘”即为传说中尧舜时代的娥皇和女英。本文细致而全面地记录了2007年农历三月三期间羊獬村民从历山神庙里接回两位女神的神像,迤逦回到羊獬这一“接姑姑”仪式活动的全过程,初步分析了当地神灵信仰令人注目的特性——传说历史化的信仰构建、地域关系的血缘化以及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关键词] “接姑姑迎娘娘”走亲活动;尧舜传说;神灵信仰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7214(2007)03-0059-11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有这样两个村民聚落,一个叫羊獬(包括南、北羊獬两个行政村),一个叫历山(包括东、西圈头等六个行政村)。前者坐落于汾河东岸的河谷平原上,后者处于汾河以西的丘陵山区,两者相去80余华里。按照中国乡村的交往传统,这两者之间由于存在较大的距离和地形差异,似乎很难发生稳定持续的集团关联。但是,至少几百年来,在这两个村民聚落之间,却每年浩浩荡荡地举行着当地称为“接姑姑迎娘娘”的走亲活动。具体而言,每年农历三月三,羊獬村民从本聚落的神庙里,通过很隆重的仪式抬出两位女神的驾楼(神轿),然后鸣锣开道,仪仗护持,在“威风锣鼓”和铳炮声中,一支以男性为主的队伍神圣地走出村庄,越过汾河,涌上历山,第二天又更加隆重地(因为羊獬与历山两边的接驾锣鼓汇合演奏)从历山神庙里接回两位女神的神像,迤逦回到羊獬。这是上半段。到了农历四月二十八,历山的队伍又来到羊獬,将两位女神的神像抬回历山,途中热闹一如三月三。 显然,是女神的感召力纽结了这两个村民聚落。虽然近古以来华北地区女神信仰非常普遍,但是常见主神通常是无生老母、碧霞元君、天妃妈祖、送子娘娘、三霄娘娘等,她们大多是神灵世界里的创生物,即便像天妃妈祖那样由人变神,往往也是独立自在的,并没有太多的人际关联。可是洪洞县的这两位女神,却是传说中尧舜时代的娥皇、女英(图1),而羊獬被认为是尧的故乡,历山则被看做舜的故乡,也就是说两地分别是女神的娘家和婆家。这就昭示了本地神灵令人注目的特性——历史化、祖先信仰及其世俗化。 本文的第一作者陈泳超因为撰写《尧舜传说研究》的博士论文,曾于2000年5月31日至6月2日到该地进行过实地考察,并撰写了《羊獬、历山‘迎姑姑’习俗之考察报告》{1}。那次考察其实只看到了该活动的后半段,即四月二十八历山人接娘娘回去的过程,此后作者一直希望能再去做更深入的田野调查,可惜机缘吝啬,始终未能成行。今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风行,洪洞县、甘亭镇两级政府官员及相关人士非常重视该活动,热情邀请我们前往考察。于是陈泳超带钟健、孙春芳、王尧、姚慧弈4位学生,于2007年4月16日-22日,再次前往考察,这回看的是该活动的前半段,即三月三羊獬人去历山接姑姑的过程,特撰调查报告如下。 一、活动过程 4月18日(三月初二) 1.地点:羊獬村唐尧故园、将军庙 羊獬原名周府村,如今的村名来自一个传说:在周府村有一放羊的老者,他的羊群中有一母羊生下一只独角小羊,与众不同,能够分辨善恶忠奸,在解决纠纷时会用它的独角去顶恶人,如果恶人不肯承认,它的独角会一直将人顶死。老者将此事报告给尧的法官皋陶,皋陶知此为神羊,名獬,又报告尧王。尧王领着妻子、长女娥皇到周府村亲自观獬,发现其果然不同寻常,又到生獬的地方观看,发现此处周围一片绿草,唯独生羊之处寸草不生,下雨不湿,下雪不沾。正在此时,尧王夫人分娩,生下次女。此女婴坠地能坐,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七天能干活,百天能通天文地理,是个神女。尧王大为惊喜,此地既生神羊又生神女,便为此女取名女英,将周府村改名为羊獬村。尧王又听从夫人提议,迁居于此,从此羊獬村成了尧王的第二故乡,因他仁政爱民,羊獬村都称尧王为爷爷,称尧王的两位女儿为姑姑。{1} 约9∶10,本地领导、群众、媒体代表、专家学者等陆续来到了羊獬村“唐尧故园”内“英皇双凤殿”(当地俗称“姑姑庙”)前广场,各队人马全部准备就绪。 “唐尧故园”内坐东面西正对“圣德门”牌楼的是活动中心地“姑姑庙”,殿内正中供奉两位娘娘神像,左右两侧各有侍女像,门口两旁有牵马的戎装女子,是娘娘的“拢马将军”{2}。因新修不久,尚未开光,各塑像都以红绸布覆盖头面。娘娘殿左侧小殿内还供奉送子娘娘。 仪式开始前,先由威风锣鼓队演奏“西河滩”等曲目。威风锣鼓队由两队组成,一队身穿绛红色上衣,头扎黄毛巾,由十几位老人组成;另一队约由四五十个青壮年男子组成,身穿白色或绿色的统一服装。鸣铳之后,当地领导致辞,仪式正式开始,全体人员在姑姑庙前跪拜。 约9∶20,由羊獬总社邵财旺,北社袁国喜、薛海水,南社王文华、乔龙海等各社首领在姑姑庙和北侧的尧王寝殿前焚香辞行。在尧王寝殿还举行了吉祥索的“开光”仪式。所谓吉祥索,就是红绸带和黄丝带,这样开光后就具备了吉祥驱邪的功能,以供沿途布施,全体群众在场内跪拜。 约9∶35,祭拜完毕,由接亲仪仗总指挥翟元丰诵念“启行令”,娘娘驾楼穿过园中的“圣德门”牌坊,先绕行至尧王寝殿前辞行,锣鼓队则没有跟随,待驾楼绕行回来后组成一个有序的队伍,向“唐尧故园”外出发,边走边敲,行进很慢。 整个迎亲队伍由近百人组成,由前至后依次是:摩托队11人在前开路,每人身披绶带,上书“弘扬尧舜精神”等;然后是铳队8人(包括提火药壶的),铳分一眼、三眼、四眼、五眼不等,以三眼为多,下接三尺三寸木柄铳杆,俗称“三眼枪”,几乎每行至一个路口都会鸣铳;后面是由二人抬一面大锣,时走时敲;再往后由一人举“羊獬总社”大旗,后接龙凤幡旗一对,“狼牙旌旗”12对;再后便是最热闹的威风锣鼓;再后跟一对“肃静”“回避”牌、一对龙头、一对盘龙棍、一对金瓜、一对银瓜、一对朝天蹬、一对判官笔、一对春秋刀、一对方天画戟、一对钺斧、一对日月。11对銮驾仪仗后便是驾楼。 驾楼是“接姑姑”队伍中最为尊贵之器,通高6尺6寸,体围8尺有余,应当地建筑物不取“奇数”之说;楼体下端3尺处,左右各穿抬杠一根,各长9尺余,杆上楼体檐下中空,为供奉娥皇、女英二女神像的神龛(图2)。龛体殿阁造型,红墙黄瓦、雕栏朱柱,上有小小的匾额写着“德配重华”。起程时由8名轿夫抬扶。驾楼后打龙凤扇一对,之后撑万民伞一顶,最后为二人抬食盒一副,内装面制寿桃等。仪仗队伍就此结束,后面跟着大量的随行群众,浩浩荡荡,十分壮观。队伍在村子中穿行,所经人家都出门观看。 约10∶10,队伍到达羊獬村口将军庙。将军庙形制简单,一间小殿,没有塑像,只在墙上有一黄纸,上书“供奉火龙将军神位”,红布覆盖;下面靠墙边有供桌。队伍在此停下,由老社首薛海水带领着在将军庙焚香,群众跪拜,请“火龙将军”为接姑姑的队伍开道,保佑一路平安。威风锣鼓队在此敲一曲“笑回乡”,意为庆祝队伍启程,接姑姑回娘家。 在将军庙门外马路上,有一草木扎成的临时门框横跨马路两侧,上贴红纸金字“省亲门”,由此出了羊獬村。所有人员(都是男性)、仪仗上车出发,妇女老幼目送后回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