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成等]潮州影系的个案研究——关于陆丰皮影的田野考察(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7:11:46 学苑出版社网站 康保成/宋俊华/倪 参加讨论
第二,上世纪80年代,在虞哲光、林琨等专家指导下,该团试用中国画绘制影偶。同时,设计者密切结合剧情,对影偶、影景的设计下了很大功夫,可谓匠心独运,精雕细刻。这次我们亲眼看到,作为影景的老松树以及影偶雄鸡、熊猫、长颈鹤等,均采用国画构图,影景旁还有国画中必不可少的落款和印章。尤其《鸡斗》一剧,公鸡啼鸣,啄蜈蚣,两鸡相斗……每一变化的图形都符合中国画构图的章法。据说,该团还一改过去皮影全部使用侧面影人的传统,在《飞天》一剧中使用正面影偶。这是非常独特的创意,可惜此次考察未能寓目。 第三,由于采用录音伴奏,所以后台演员可以专心操纵影偶。同时,影窗的扩大,角色的增多,使以往的一般两人操纵改为现在的三四人、甚至四五人同时操纵。有的影偶(如雄鸡与鹤)由两人共同操纵,一人管上身(颈部),一人管下身(腿脚),二个演员随着音乐伴奏完成动作,配合默契。影偶除有关节的部位之外,嘴巴、眼睛等也都自如转动,惟妙惟肖,毫无生涩之感。 第四,音乐伴奏采用放录音。早在上世纪80年代,该团在音乐唱腔方面就进行过很大程度的改革。除传统剧目之外,其他大部分剧目采用海陆丰民间音乐的素材进行创作,少数剧目采用现代音乐。伴奏乐器除沿用原先的锣鼓、唢呐等之外,还增加了二胡、扬琴、三弦、琵琶、笛子、大提琴、黑管等,明显增加了艺术表现力。90年代以后,则渐渐采用录音伴奏。这次演出由于全是新编节目,故基本上是现代音乐,录音伴奏效果尚佳。 不足半小时的节目眨眼就过去了。在与皮影剧团演员们座谈、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该团过去曾有的辉煌和目前艰难的生存状况。 陆丰皮影剧团成立于1957年10月,当时的主要成员卓幼儿(已去世)、蔡娘仔(80岁)、黄娘切(79岁)等都是从艺多年的皮影艺人,经验丰富。此外制皮艺人彭忠(76岁),掌握了制作皮影皮的专门技术。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该团整理出《波月洞》、《赵四姐下凡》、《三十六变》等传统剧目,改编出《红军桥》等现代剧目,并对唱腔、表演、造型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改革。1966年11月,该团遭解散。 1975年4月该团恢复建制,分批前往长沙,向湖南省皮影艺人学习操纵技术,同时湖南则派人来陆丰向彭忠学习制皮技术。双方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演出效果都得到提高。稍后,广东省文化厅派出舞美专家林琨等人对该团具体指导,加大影窗和影人,增加布景、幻灯景,增强了立体感。1982年9月,该团的《龟兔赛跑》、《鸡与蛇》在北京演出获奖。1984年,著名动画专家虞哲光与林琨一起,指导该团精心打造了《飞天》、《鸡斗》、《哭塔》、《猪八戒坐花轿》等节目,上京参加建国35周年献礼演出,受到各界人士赞扬。1987年9月该团赴日本兵库县演出,参加广东省与兵库县建立友好关系5周年庆祝活动,受到日本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座谈中,演职员们除对过去的辉煌怀着眷恋之情外,更多谈到当前的艰难处境。 自80年代末市场经济兴起以来,以往靠国家财政拨款的专业皮影剧团受到很大冲击。目前虽还保留着一个空的建制,但已有十多年没有正常演出,基本上是名存实亡。据介绍,该团编制20多人,上级财政每年拨款10万元,即使全部用来发工资,平均每人每月才三四百元。演职员们说:“我们现在拿的工资是97年基本工资的50%。”这根本无法保证演职员养家糊口,更谈不上排练和演出。现在,该团原来的编剧调走了。“在编”的作曲、美工虽然都有,但经济效益不好,无法生活,更无法创作和排演新剧。多数演职员另找门路谋生,有的下海,有的到深圳、惠州等地打工。 大家说,剧团现有的灯光设备已经20多年没有更换。当年去日本就是用这一套东西,去香港也是。到如今里面的线千接万接,乱七八糟。“这次为你们演出,费了好大劲才调理到勉强可用。”一句话,皮影戏演出的基本设备根本没有经费购置、更新。 另一方面,大众审美趋向的转移,使皮影剧团靠票房养活自己成为空想。以前曾经有个设想,就是开拓幼儿园市场,下幼儿园演出。可后来幼儿园演出收益也不好。“投入几万,收入几千,连家底都搞光了”,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正字戏(陆丰另一稀有剧种)还可以下乡演出,一台有几千收入,而皮影戏一台才几百块。怎么维持生存?” 1994年,该团接到省文化厅外事处的通知,为德国木偶皮影专家进行专场演出,受到高度赞扬。德方有意与该团在艺术上进行合作,但终因我方经费不足而告吹。“打了好几次报告,没有效果。” 出于对皮影艺术的热爱,也由于专业建制名义上还存在,陆丰皮影戏剧团只能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维持生存,即:有演出任务临时集中,演完后作鸟兽散,各奔前程。大家说:现在“只能保持着,尽可能不让传统的东西完全丢失”。目前剧团整体上比较团结,这是传统艺术的凝聚力。“有需要就回来。老彭70多岁了要他制作他马上制作。有的演员身体不好,但需要时都会回来。这次有些人从深圳放下生意赶回来。”“你们来大家集中起来,你们走大家也要出外谋生了。”谈到这里,大家神情黯然。果然,第二天上午,当我们再度前往皮影剧团时,看到演职员正在拆台,影窗(屏幕)上方那条“欢迎省专家光临指导”的横幅被徐徐降下。 四、陆丰业余皮影戏班的现状 陆丰市南塘镇环林村皮影戏班是陆丰惟一尚在演出的皮影戏班。据戏班负责人卓木羽先生介绍,该戏班的技艺和班底(道具、乐器等)俱为其先祖世代相传留下来的。 据介绍,1949年以前,南塘一带从事皮影演出的艺人有几十人,演当地的正字提纲戏(武戏)和白字戏,其中著名艺人卓勤即卓木宇的祖父。解放后,卓勤的班子由其子卓幼儿接手,受到政府的重视。卓幼儿曾被海丰专业白字剧团请去教唱白字曲、传授剧本。陆丰组建专业皮影戏剧团,由卓幼儿担任导演多年。但卓幼儿逝世后,剧目和技艺大多失传。随着皮影戏逐渐在农村中失去市场,其衰落状态至今仍在延续,他们的班子也只在每年农历七月中元节前后的“祭孤”活动中演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