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所谓历史,就是一种过程,即事物发生发展以至最后灭亡的轨迹。 根据辩证法的原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失去了条件,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一旦条件发生变化,事物也必然随着发生变化,或走向灭亡,或发展为新事物。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普遍联系的眼光看问题,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确定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分析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作用和影响,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相反,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把历史首先理解为一种过程,不顾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环境,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某种偶然性和随意性,并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特色。历史虚无主义实际上是用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处理历史问题的表现。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恩格斯曾引用过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③。这句话似乎是在为现存的一切作辩护,不管它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但是,黑格尔决不认为凡现存的一切无条件都是现实的,恩格斯又举了黑格尔另一句名言为证:“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④。这就是说,只有那些适合环境和条件,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其蓬勃生机的事物,才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而那些不适合环境和条件的事物,必然是没有前途的,行将被淘汰的或趋于灭亡的,因而不具有必然性,是不现实的和不合理的。所以,只有那进步的、革命的、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事物,才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而那些落后的、反动的、不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事物,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因而是不合理的,是应予批判和否定的。 既然历史是一种过程,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既然各个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那么,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环境和条件也必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固有的属性。恰恰相反,罗马共和国是现实的,但是把它排斥掉的罗马帝国也是现实的。法国的君主制在1789年已经变得如此不现实,即如此丧失了任何必然性,如此不合理,以致必须由大革命(黑格尔谈论这次革命时总是兴高采烈的)来把它消灭掉”⑤。所以,原本是现实的、合理的、应予肯定的事物,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终将变成不合理的、不现实的和应予否定的事物。在这里,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是重要的,具有某种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问题,必须首先确定历史环境和条件,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看一看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某一事物才是合理的、现实的和应予肯定的,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某一事物已经失去了现实性、合理性,因而是应予否定的。我们决不能从感情出发,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去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判断是非和评价历史功过。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讲的肯定,指是尊重事物应有的历史地位,并不是说一切都好,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也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应该原封不动地保留它,仿效它;我们所讲的否定,也并不是说一切都坏,在它一出现的时候就是错误的。历史现象极为复杂,事物常常具有两面性,值得肯定的因素和值得否定和因素并存。比如,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同时由于它的阶级本性所决定,它又有压迫剥削无产阶级的一面,再加上它自身力量的弱小,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是犹豫的,动摇的,具有很大的妥协性。因此,我们对它决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必须采取分析的态度,只能肯定那些应该肯定的东西,否定那些应该否定的东西。 与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相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总是用静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他们割断历史的联系,不从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衰亡中看问题,不去分析一事物与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好的就绝对地好,坏的就绝对地坏。“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⑥。用这种观点评价历史上的各种制度、各种事件、各种人物,就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而只能根据自己的好恶。一些没落阶级的思想家,他们泥古而非今,把已成为历史陈迹的东西说得好得不得了,而把现今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说成是“历史的误会”,“人类道德的堕落”,极力要开历史的倒车;一些妄图出人头地,夺取最高权力,或企图打倒旧权威而树立自己新权威的野心家,政治骗子,则把古今历史都说得一塌糊涂,似乎以前世界只是一片黑暗,现在由于他们的出现,阳光才开始照耀大地,群众才能从千年迷雾中被解救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