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历史学两重性片论(2)


    人类的思想文化不妨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积累的,一类是非积累的。科学技术是一代一代层层积累的,愈积累就愈丰富也愈高明。这一点在历史上是灼然无疑的。没有17世纪的经典物理学,就没有18、19世纪世纪在它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分析学派,而没有18、19世纪分析学派的成果和贡献,就没有尔后19、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但是历史中的人文成分是积累的呢,还是非积累的呢?后人的道德、伦理、审美情操和心灵境界,是不是也由于代代积累而一代胜于一代呢?对这个问题似乎不如前一个问题那么容易地给出明确的答案了。
    属于人文范围的成分,大抵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涉及知识性的和技术性的,一类是涉及非知识性和非技术性的。前一类是可以积累的,后一类则否。属于后一类的是个性的创造、个人思想与风格、人格修养、道德情操与心灵境界,这些是不能继承的,所以是无法积累的。
    爱因斯坦比牛顿高明,牛顿比伽里略高明,一代胜过一代;这是毫无疑义的,因为知识是积累的,后人总比前人高明。但是今天做诗填词的人却未必就比李杜晏欧境界更高;高谈修养或精神文明的人,也未必就比2000多年前颜回一簟食、一瓢饮来得更高,因为这方面是非积累的。这后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必须是从头开始,薪尽则火熄,是不可能传给后世的。例如在艺术和哲学中就都包括有这两类成分。没有巴赫、莫扎特,就没有贝多芬;没有贝多芬就没有19世纪古典音乐的一系列大师。他们有许多知识性和技术性的东西是代代积累的,但是他们每个人的人格、品性和思想境界却是完全个性化的而又各不相同的,在这方面没有积累的问题。再如在哲学上,没有经验派和理性派,也就没有德国古典哲学;但是当时的每一位德国古典哲学家又是完全个性化的和各不相同的。就思想文化的积累和继承而言,砸烂或抛掉一切已有的成果,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在感情上则是虚无与绝望的心态的表现。如果借用当今的一个流行术语,抱有这种情怀的人不妨称之为思想上的“旁客”(intellectual punk)〔1〕。只有对人类的历史文化,因而同时也就是对自身丧失了信心的人,才会沦为思想上的“旁客”。他们既不接受人类历史文化的滋养,也不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属于垮了的一代。事实上,所有形形色色的独断论者、唯我独尊论者,均可以作如是观。他们一点也不比他们所要打倒的对象更加仁慈,更为无害。这种虚无思想的发展,结果只能是使人类文化倒退到文明史以前的朦昧状态。人类思想文化的前进只能是靠继承发展和不断创新,而绝不可能以任何方式彻底砸烂。谈到思想史研究的社会功能,则怎样珍惜和运用这份人类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应该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我们可以承认,属于人文范围的,既有积累的部分,也还有非积累的或不可积累的部分。这后一部分大抵涉及人们的价值观、道德取向和人生境界。它们之间的高下和优劣,往往难以进行比较,有时候甚至根本是无法比较的。诗人陶渊明曾着力描写了一幅桃花源的生活,把它美化为自己的理想国。那里的人们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但是哲学家康德却不赞成这样的理想国,他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而一种阿迦狄亚式(Arcadian,亦即桃花源式)的生活,却只能使人安于怠惰,无所作为,所以无法激发人们天赋才智的充分发展,因而就是不可取的。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和理想国,究竟哪一种更优越、更美好、更值得向往呢?以斗争或进取为乐的人大概愿意选择康德的那一种,而以淡泊和宁静为高的人大概愿意选择陶渊明的那一种。我们可以找到无数这类事例来表明,在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上是无法进行比较和评价的。我们很难说,哪一种就更值得向往。
    就可积累的文化而言,人类历史的进步是毫无疑义的;物质方面的如飞机、汽车、电讯、传媒等等,精神方面的如科学、哲学的许多研究以及种种艺术表现手段都是日新月异,为古人梦想所不能企及的。然而人类的精神境界也是在不断进步、今胜于昔吗?古人看见一个孺子跌入于井,还不免有恻隐之心前去救护,今天不是也还有报导有关见死不救的事例的吗?孔夫子斥说马厩失火,只问人,不问马。今天一个仓库失火,记者大加报导和表扬的却是为了抢救财产而牺牲的烈士生命。也许两种不同的态度各有其道理,那只取决于该选择哪一种价值座标:是人道主义的(仁者爱人),还是集体主义的(无条件奉献自己的一切)。一个原教旨主义者要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某某人或某个组织;而在一个人权论者的眼里,则个人的天赋权利乃是绝对不可剥夺的和不可转让的。双方的前提假设不同,他们之间并没有一个共同的尺度或座标。在这方面,人类大概永远也无法找到一个可以进行推论的共同前提和共同尺度。不同的文化精神和不同的价值观,往往是不可比较的。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道德或精神境界并不是积累的,所以它的发展过程就并不发生今不如昔或今胜于昔的问题。因此在有关积累性的思想文化方面,我们可以有一个座标来衡量孰高孰低,孰优孰劣。而在非积累性的方面,因为人们不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所以我们只能承认这里存在着不同的参照系,其中没有一个有权声称自己是唯一正确的。我们如果不能同时看到文明史进展历程的这两个方面,我们就不免有失于片面性的危险。如果我们能从阅读人类思想史中知道有更多的各种不同的思想、思潮和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这虽然未必就能使我们更有智慧,但至少可以使我们在古往今来的各种思想面前更加谦虚、更少一点自以为是。这可以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人类的进步应该不只是物质文明的进步,也还有精神文明的进步。然而仿佛是近代物质文明进步的步伐太快了,精神文明似乎跟不上去,望尘莫及,于是便出现了各式各样思想意识上的问题,使得人们往往有徨感,苦闷和莫知所从之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