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雷刘宪]从本真性视阈看甘肃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展演(3)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8:11:46 中国民俗学网 韩雷 刘宪 参加讨论
4.娱巧 乞巧活动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唱巧。姑娘们相聚在坐巧人家,通过唱乞巧歌表达对织女的祈望,抒发自己内心郁结的情绪。乞巧者在娱神的同时也在娱己,有时情到深处还会伴有简单的肢体语言。现在由于深受大众媒体和网络的影响,年轻姑娘们的唱巧退居其次,跳现代舞反倒成为重头戏。2012年暑假,笔者在姜窑村调查时就发现,当地姑娘所跳的舞蹈虽系自编自导,但是所伴奏的音乐皆为近几年的流行音乐。这些音乐有《最炫民族风》《眉飞色舞》电视剧《宫锁心玉》的主题曲《爱的供养》《踏浪》《兔子舞》《请你恰恰》《火花》《菊花台》等等,不一而足。当笔者问她们为什么不唱乞巧歌时,那些深受当下大众文化影响的年轻女孩则直截了当地回答道:(唱巧歌)“很土”。 在整个娱巧环节中还会不定期地穿插请神占卜的项目,当地民众称之为“跳麻姐姐”。至于“麻姐姐”是何许人也,他们也不清楚,只是将她看作可以预卜福祸和未来的女巫,通过不停的起跳请神附体。由于整个活动带有一定危险性,除特殊原因如自己当年运气不是很好,想破除身上厄运自愿跳“麻姐姐”外,一般来说,跳神姑娘是由大家公认推举出来的。由此可知,即使在娱巧这一环节也存在着原始巫术的遗迹。 七月初七是整个乞巧节最为热闹的一天。在乞巧最后一天将举行迎水、吃巧饭、照花瓣卜巧以及送巧仪式。 为了能够在初七晚上用供奉给巧娘娘的巧芽卜巧,姑娘们会在这天早上来到村子附近的泉边或井边汲水,当地人称之为“迎水”。迎水点的选定完全取决于水质清澈和水源充沛与否,以及平时在这里打水人数的多寡。为了确保水的灵性,姑娘们会早早来到迎水点,在盈耳的鞭炮声中,手拿香盘,集体跪拜并唱《迎水歌》;等打满所带碗罐后,姑娘们才回到坐巧人家。传统的迎水时间一般都是在早晨,不同村落的乞巧队伍常常会到同一个迎水点迎水。为了能够早些取得有灵性的水,大家竞相起早,因此也就有了抢“头水”的说法。不过,笔者2012年暑假在姜窑村看到的实际情况却是,姜窑村的姑娘们为了在初七早晨给各级领导表演传统西和乞巧,只好把迎水仪式推迟到当天晚上举行。 乞巧活动期间,乞巧姑娘一般都会回家吃饭,而只有在初七这天下午,按照习俗大家会在坐巧人家吃饭,当地民众称作吃“巧饭”。“巧饭”并非美味佳肴,而是一顿很普通的家常饭。由于是巧娘娘所赐,当地民众认为很神圣,意义绝非一般。乞巧姑娘常常会留一些带给家人分享,这样他们也可以得到巧娘娘的庇佑。 一般而言,坐巧人家会主动提供灶具和柴米油盐,而乞巧姑娘们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钱出钱,没钱出力。该过程也是展现姑娘们厨艺的好机会。2012年乞巧节,笔者所调查的村子其乞巧活动并没有在坐巧人家举行,而是在村子里早已被废弃的旧村委会院落里乞巧,因此也就没有吃巧饭这一环节了——大家各自回到家里吃晚饭,或是在附近商店里买点东西果腹。 5.卜巧 乞巧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求得心灵手巧,其方法是借助那些既普通又神圣的自然物来验证乞巧成功与否。初七晚上举行的照花瓣卜巧就属于这类活动。当天深夜乞巧姑娘们集体跪拜在织女神像前,虔诚地唱着《照花瓣歌》,焚香燃表之后占卜就开始了。姑娘们将之前供奉给织女的巧芽放在早上迎来的圣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看巧芽在水中的倒影,以卜祸福、巧拙。由于投影如同花瓣般大小,当地民众将这种占卜方式称为“照花瓣”。过去当地民众认为这种活动本身即神谕,因此对其占卜结果也十分重视。但是,现在更多的乞巧姑娘们只是以一种娱乐和游戏的态度对待之,卜巧过程中不时传来阵阵笑语。 6.送巧 照花瓣仪式结束后,乞巧时间也就所剩不多。过去当地未婚姑娘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学习各种劳动技能,为以后为人妇做准备;婚后则完全受制于男方家庭,几乎没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赵子贤先生上世纪30年代搜集的一首乞巧歌就真实描叙了当时女性的生活境遇:“七岁八岁把脚缠,九岁十岁学纺线,十一二岁学茶饭,都说针线最要紧,十三四岁上用了心,数九寒天不歇手,冬夏做活点油灯……十五岁上媒人来,十六岁给人成在外……”而短暂珍贵的乞巧节无疑给姑娘们创造了一个“时空以外的时空”,姑娘们可以不用做农活,还能走出家门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她们在这七天八夜中可以尽情地狂欢,父母在这个时候也不会指责她们这种有悖日常的行为。 过去,传统送巧时间一般是在深夜凌晨。一方面,凌晨过后即是初八,当地民众认为送神太迟会耽误织女回天庭;另一方面,尽量为姑娘们延长最后的乞巧时间。按照当地在哪里迎巧也就要在哪里送巧的惯例,姑娘们在悲伤的送巧歌声中,抬着织女像缓缓地来到迎巧点。大家齐跪,焚香,燃蜡,点鞭炮,整个过程显得很伤感,尤其是当焚烧织女像时,有的姑娘竟当场流下眼泪。过去由于女性很少有自由,这一年一度的乞巧节日就成了她们最大的慰藉。但是节日终归是要结束的,姑娘们又要各奔东西;有的姑娘明年还有可能因出嫁而不能再一起乞巧,想到这些,她们自然对即将结束的乞巧节留恋不已。 我们通过文献梳理并以田野调查资料作参照,对传统西和乞巧节整个过程作了呈现。这也是西和乞巧节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前的生存情况。大体言之,西和乞巧节是一种以民间信仰为核心的复合型岁时节日。围绕乞巧这一核心环节催生了做巧芽、巧馃、造巧等传统手工技艺,以唱巧为主要内容的口头艺术,以及以仪式展演为活动结构的民间信仰;对巧娘娘的民间信仰渗透到乞巧节的各个环节。而传统西和乞巧主体的年龄一般是在13至16岁之间。年龄太小或已婚女性都被排除在外,只有该区间年龄的姑娘才有资格参加乞巧。对于西和姑娘们来说,传统乞巧节是她们青春期必须经历的人生仪礼。在这两三年的乞巧活动中,姑娘们一方面可以互相切磋劳动技艺,同时又可以借此机会尽情狂欢。除此之外,乞巧节还为未婚青年男女相互认识乃至缔结姻缘创造条件。 在这短暂的七天八夜里,西和姑娘们的存在感获致凸显,传统乞巧节是作为她们的“此在”而隆重出场的。这种“此在”也是当地其他民众生活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姑娘们乞巧是为以后的婚姻生活做准备,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又把关涉传宗接代的求子和难得的精神释放乃至狂欢囊括其中。虽然这一颇具特色的风俗在过去是为上层阶级所看不起的,乞巧在上世纪被“一些官僚看来不止是属于‘乡里巴人’,干脆是毫无价值的”,但它是西和民众的此在生活,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积淀着或喜或悲的精神底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