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始现代化”--大转变的过渡条件的形成 世界上最早进入现代化进程的国家都属于内生的现代化。这个大变革的过程最早开始于西欧。是什么条件使西欧地区形成这种内在的自发的变革动力,而在世界其它地区,包括具有高度古典农业文明的东亚,却未能形成这种内在的动力呢?研究这个问题,即最早的内生型现代化的形成条件与发展过程,是探索现代化的世界进程首先遇到的一个大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过去是沿着单线的社会进化论的思路前进的。现代生产力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是在传统的社会变迁中和在不同地区都出现过的新因素。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以为不论在什么地方,这些萌芽迟早都可能自发地突破旧的社会结构,引导不同国家沿着大致相同的方向发生社会大变革,那就忽视了现代社会变迁与传统社会变迁的根本区别。事实上,大体相似的农业生产力形态可以适应多种多样的社会经济结构,这些社会经济结构对新生产力和新生产关系萌芽的应付能力则各不相同。马克思在研究西欧资本主义起源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现代生产方式,在它的最初时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只是在现代生产方式的各种条件在中世纪内已经形成的地方,才得到了发展”⑥。恩格斯也说过:“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⑦。应该指出,对于这些独特历史规定条件的探索,并不限于去寻找社会发展的某种或某些决定性的新的经济、技术、政治等因素,这是完全不够的。从现代化理论的角度,重要的是要去探寻被人们忽视的能容纳新因素成长和制度变革的特殊机制。这是因为: 现代化革命是人类对任何社会制度的稳定性予以新的估价的头一次革命,也就是说,它需要一种能产生和容纳频繁变革的持久性能力。一旦某种传统制度的关键要素和环节停止发挥作用时,这种能力便同时体现着把稳定性与变革结合起来的最低与最高的要求。保持这一应变能力构成促使我们时代的根本性革命获得成功所独有的现代机遇和独有的现代必要条件,……与之相反,传统社会并不经常面临着制度变革的要求,它们碰到这类特殊的挑战,通常只是若干世纪才经历一次,而它们只能通过解体或建立一个新的封闭性体制来应付它⑧。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大转变的过程,即现代化的过程,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复杂的过程。这是因为,这些“独特的历史规定性”、“独有的现代机遇”、“独有的现代必要条件”,不是偶然的凑合,而是在长时期的演变中由无数众多的历史因素的聚合与撞击,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定向发展趋势。这就是通常在世界史上称之为西欧商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但商业资本主义并不必然导致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大转换,因为这还是一种积累性变迁。欧洲特别是西欧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于中国、印度或阿拉伯世界,它从公元5 世纪以来逐步形成的一些蛮族王国就仍保持地中海文明的特征。在地中海区域,古希腊的文明,古罗马的文明、阿拉伯的文明,都凭借地中海而互相沟通并四处传播自己的思想和商业⑨。长期接触多元文明挑战的商业文明较之纯农业文明具有容纳新因素的特殊机制与发展弹性。经过中世纪的衰落和向纯粹的农业文明的倒退之后,西欧自治城市、城邦国家和商业又重新恢复并日益兴盛。农奴制的崩溃发生于13世纪。新的财富形态--商业资本也开始取代土地资本而迅速发展。但在14、15世纪又发生经济上和人口上的倒退,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海外扩张,使地中海商业转移到大西洋上,出现了新的生机。但最早出现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海外殖民帝国并没有加速西方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接着17世纪的危机带来新的停滞和倒退。看来是英国革命克服了重重障碍,才有可能在18世纪中引出工业革命的新的发展定势。可见,西欧是经过许多波折,甚至“灾变”,才把几个世纪中积累起来的零星的技术创新汇集成为大的生产力革命(工业革命),把零星的制度和结构创新汇集成为大的政治革命(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大致说来,从15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期的西欧,在经济上是各国商业资本和大西洋贸易兴起并向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在政治上是王权兴起及随之而来的重商主义和中央集权化过程;在思想上是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的过程;在国际上是列国争雄互相淘汰和优胜劣败的过程。从这些过程中孕育出推动西欧内生型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各类现代化的基本因素--如早期城市化、早期商业化、早期工业化、世俗化等。 上述这个总过程,我们称之为原始现代化(primodial modernization),是现代化大转变前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不是西欧某一个国家所经历的,而是由西欧若干国家共同准备和共同经历的。但只有各种条件和机遇凑合的国家或地区,才能使发展的潜在因素汇聚成强大的发展定势,走向创新性社会变迁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