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 耿新: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现状及治理路径研究以“三区三州”为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1:11:25 《民族研究》 李俊杰 参加讨论
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从未停止过与贫困斗争的脚步,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看作一部从落后、愚昧走向繁荣、文明的反贫困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2017年6月,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工作进入目前阶段,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提出了“破解深度贫困”思想;11月,中办、国办联合下发《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全面吹响了决战深度贫困的集结号。 一、习近平“破解深度贫困”思想的形成过程和理论意涵 习近平“破解深度贫困”思想的形成既丰富和发展了经典贫困理论和马克思主义贫困观,又坚持了矛盾论和实践论相统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贫困观的中国化进程。 (一)习近平“破解深度贫困”思想是经典贫困理论的新发展 贫困最早被界定为人口贫困、收入贫困,随后,代际贫困、多维贫困、空间贫困、能力贫困等概念相继出现,制度限制、权力剥夺、环境脆弱等既是贫困成因也是不同表现类型。与分散性的个体贫困的差别在于深度贫困表现为不同规模群体性、整体性的福利缺失,习近平“破解深度贫困”思想指出民族地区位列贫困高发区,“三区三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 (二)习近平“破解深度贫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贫困观中国化的新实践习近平“破解深度贫困”思想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反贫困实践,是对实践经验和理性认识的进一步升华,也是在更宽广的视角下研究和运用中彰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特色的。习近平“破解深度贫困”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贫困观的继承与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现实价值。习近平“破解深度贫困”思想为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根本遵循,标志着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新时代。 (三)习近平“破解深度贫困”思想是矛盾论和实践论的新体现。习近平“破解深度贫困”思想聚焦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和实践论的统一,体现了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的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 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现状、表现及特征 深度贫困地区在国家层面主要指“三区三州”,即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精准识别是精准脱贫的前提。“贫有千种、困有百样”,“三区三州”致贫原因更复杂,贫困持续时间长,脱贫难度更大,精准识别深度贫困现状与成因的任务更重、更迫切。具体表现为:贫困面广,脱贫难度大;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贫困类聚;区域发展劣势明显,发展位次较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低;对扶贫政策具有高依赖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