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话语中的“中国民族政策”及其逻辑分析(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9:11:3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张少春 参加讨论
二、美国《国别人权报告》里的“中国民族政策” 建构“中国民族政策”话语的基础,在于美国自身的知识传统。“美国例外主义”造就了美国社会的一种自诩代表了普世价值和高尚道德的“使命感”。具体到民族政策领域,其民族政策在历史上有两种主要理论:一是“熔炉政策”,二是“多元文化主义”。在欧美政府、媒体和学术界的推动下,被作为批判其他非西方国家民族政策的一项标准。 在部分学者和智库看来,中国民族政策的三大基础是民族识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优惠政策。而持续性的关注体现在每年由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国别人权报告》。该报告涉及民族政策与民族发展的内容主要有:媒体、言论、宗教与集会自由,迁移限制,民族文化,就业与收入等方面。报告还有专门章节涉及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针对的地域是西藏和新疆,同时提及内蒙古、广西等自治地方。 从2005-2015年度美国国务院发布《国别人权报告》涉华内容的“少数民族”章节主要针对的是政策和措施层面的内容,可大致分为两方面。 一是基础政策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民族政策的部分内容。其中又可分为两部分:(1)基础民族政策,比如民族优惠政策、少数民族政治参与、双语教育。(2)民族工作实践,特别是当年重大的民族工作内容,如和谐社会建设、民族工作白皮书、少数民族事务“十一五”规划、民族教育保障法案。 二是“社会问题”,主要关注政策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往往把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与民族问题混淆起来。主要有:(1)发展问题,涉及民族地区和民族人口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如经济发展困难、发展不平衡、人口迁移、汉族移民、经济成果分享、定居工程与生态保护工程等。(2)政治问题,即所谓“高度政治化”的社会治理问题,如民族关系、人权事务、民族文化保护、“三股势力”、暴恐袭击等议题。其并不强调政策的正面成果,而是突出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达到歪曲我国民族政策的目的。 该报告还将西藏与香港、澳门作为附录部分单列,参照《人权报告》标准章节框架进行了全面介绍。这种特殊处理,事实上表现出美国在政治上既承认中国对于西藏的主权,同时又将西藏问题作为一种政治工具的企图。 相比来看,涉及“少数民族”内容在美国政府的报告中被归为两类:(1)新疆及其他民族地区重点关注发展问题,正面信息包括发展成就、政治参与等,负面信息主要聚焦于就业、教育、群体性事件等问题。(2)西藏政治性更为突出。除去程式化涉及的人权问题,更多关注点放在达赖喇嘛、宗教事务、自焚事件等高度敏感的政治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