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话语中的“中国民族政策”及其逻辑分析(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9:11:3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张少春 参加讨论
三、中美政府文本的比较 西方许多国家并没有“民族政策”这一概念,而是在公共政策体系中设定“少数群体事务”、“土著事务”等门类来指涉。因此,中国的民族政策实践在西方世界被认知的过程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中国民族政策在西方话语体系中被建构出不同的样貌。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形成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体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有关民族政策的各种《白皮书》。这些文本构成我国民族领域话语权建设的重要基石,不仅影响了国际舆论,也已成为西方学术研究的重要文本。 美国《国别人权报告》中有关中国民族政策的话语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方面,“人权”是西方挑战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主要焦点。我国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被污蔑为“不平等、不公正的民族关系”,少数民族被扭曲为汉族“压迫、剥夺、歧视”的对象,而少数民族的文化正在被“灭绝”。另一方面,该报告中对于异见人士、“民族精英”、分裂势力代表进行个体化、事件化的建构、包装,从而打造为挑战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工具。 总之,以西方式“人权”理论作为基础,采用个体化的叙述是美国白皮书中歪曲中国民族政策的主要话语方式。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民族平等、区域自治、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等政策的地方实践。同时将社会转型、经济发展中的一般社会问题曲解为民族问题,混淆民族问题与一般社会问题的界限。将复杂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问题混淆为民族冲突问题。 西方(这里主要是指美国)有关中国民族政策的话语生产存在学术界、政府和媒体三个主体。首先,学术界对于我国民族问题的研究为后两者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学术外衣。西方学术界对中国民族政策提出的理论挑战以殖民主义框架为主。这种认识论框架使得中国的民族政策很容易被扭曲,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成果也被作负面的解读。其二,“人权”问题是西方政府文本中描述“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话语体系。涉及的中国民族政策主要有:少数民族的“自治权”与政治权利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少数民族分裂分子的“人权”问题。其三,冲突框架是西方媒体制作“中国民族政策”话语的主要架构。中国民族地区的各类社会“冲突”已经成为他们刻画中国民族议题的关键词之一,而常态的、进步的民族事务实践很难得以体现。三者结合,共同建构出了“中国民族政策”的西方镜像。 四、结语 西方对于中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发展的歪曲或污蔑,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是服务于政治目的的话语生产。从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这个话语生产过程不是从政策实践的事实出发,而是根据西方学界、政府、媒体各自的话语政治逻辑裁剪、扭曲出来的。要批判这些错误的话语体系,就要深入研究西方不同领域的话语政治和传播手段,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话语权建设工作。只有弄清西方关于我国“民族问题”话语的生成机制,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外宣工作,才能巩固和扩大我国在民族理论和政策上的国际话语权。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认识到西方世界对于中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是基于其自身的制度框架和思想资源,背后是西方世界特殊的民族结构和历史过程。基于历史中形成的民族结构,各个国家都形成了一整套相关的政策话语和思想体系。民族制度和政策都是各国历史和文化的产物,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脱离一国的民族结构,或者忽略一国的历史特殊性,简单地进行民族政策具体条目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更加坚定我们对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自信,对于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自信,对于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代表的制度体制的自信。 (摘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38 卷第4 期,2018 年7 月,原作者:张少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