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鄂伦春”的多重误解(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8:11:23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晓春 参加讨论
误解二:把狩猎文化看作是破坏自然环境和滥杀野生动物的落后文化 鄂伦春人对大自然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在常年野外生活中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保护自然,才能使人类的生活得以长远保证。否则,迟早会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 鄂伦春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美德,首先体现在保护森林、爱护花草上。由于鄂伦春人世世代代与大自然打交道,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来自大自然,所以他们从不随意乱砍滥伐,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着森林资源。在野外生火取暖、做饭,也从不砍活树,而是到河边捡一些“漂流木”,或在林中捡一些倒木之类烧火。每年做桦皮船时,才不得已砍伐一些活树做材料。在森林中生活,鄂伦春人最注意的就是防火。“一点星星火,可毁万年林”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人们搬迁的时候,都会把篝火的灰烬埋在含有水分的土里,再用脚结结实实地踩好。当雷击等原因造成森林火灾时,鄂伦春人都会全力以赴,与大火做殊死的搏斗,不惜用生命的代价去保护森林。 在狩猎过程中,鄂伦春猎人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比如,不许射猎正在交配的野兽,也不许射猎已经怀孕的动物。他们知道自然界繁衍生息的规律,动物交配能使动物繁衍后代,使动物更加昌盛,造福人类。鄂伦春人也不允许打鸿雁、鸳鸯,也不允许打正在孵卵的野禽。他们认为,打死鸿雁和鸳鸯会破坏夫妻生活,也不利于繁殖后代。而且,狩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活着,够吃就行了。有时,为了获得某些生活必需品,要与商人物物交换,会多打一些猎物,但不会无限度获取,鄂伦春人认为,要珍爱生灵,贪婪是有罪的。 鄂伦春族对大自然的态度、认识和行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狩猎文化的文明程度和存在价值。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狩猎文化是鄂伦春族得天独厚的资源,也是其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狩猎民族对自然的认知理念告诉我们:万物皆有灵,地球有经络,遵从自然、敬畏自然人类才会自律,山河才会秀美。鄂伦春族对自然的保护是整体的,是没有任何功利和欲望的,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始终渗透着对大自然的深情和感恩。人类的文明不是强势文化的整合,而是多元文化的并存和共生。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消失不是他们落后,而是生态环境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鄂伦春族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一个价值存在,他们有权利保持自己的传统,也有义务传承自己的文化,对当地资源的开发也应有参与的权利和决策的权利。 基于这一理念,学者周勇教授建议,确认鄂伦春族是当地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重要利益相关方。他们是依法实行区域自治权利的群体,是保护地方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知识技能的拥有者,是规划和实施地方发展活动和项目的参与者。当地森林资源的开发和管护,都不能以牺牲鄂伦春人的文化认同和《宪法》规定的自由、《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权利为代价。作为森林民族,鄂伦春人在生态环境和森林保护方面的作用无法替代。鄂伦春猎民具有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护林防火方面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保护森林和各种野生动物资源。为此,那种认为“狩猎活动是破坏自然环境和滥杀动物的野蛮原始的落后文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必须扭转。鄂伦春族狩猎文化的传承是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标识。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在森林资源管护的现实功用上,可以发挥其在防火护林方面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制定其它发展的规划目标和具体实施规划的方式上,也需要尊重他们的主体性、文化认同权利和自由拓展空间。 学者易华研究员认为,进入现代工业化时代,狩猎完成了历史使命。狩猎业与林业、农业、工业相比弱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林业、农业、工业均会破坏生态环境,也就破坏了狩猎生态,使传统狩猎走到了尽头。 森林工业对森林生态的破坏已有目共睹。国家开发大兴安岭,鄂伦春自治旗境内设有八个县级林业局,几乎同时采伐,成为国家重要木材生产基地,野生动物显著减少,已出现明显生态危机。为缓解生态危机,目前已采取全面禁伐措施。由于森林破坏严重,野生动物明显减少,鄂伦春人传统狩猎生产生活方式难以为继。20世纪90年代,滥砍滥伐达到高潮,非法偷猎盗猎成灾,到了几乎无猎物可打的地步,社会文化环境亦出现了危机。1996年,鄂伦春自治旗政府出台了禁猎措施,禁止狩猎,鼓励猎民开荒种地,开展多种经营。 因此,建立狩猎生态文化保护区和国际狩猎生态旅游区,不仅是尊重和保护鄂伦春族传统文化,亦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