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素梅:易地搬迁与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3:11:0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方素梅 参加讨论
提要:贫困问题特别是农村贫困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障碍。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策略和途径,易地搬迁在中国的减贫行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是移民的重要对象,易地搬迁对于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实践并最终走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广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将易地搬迁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根据群众需求和地方实际,不断调整和探索移民安置的政策和措施,使该项工作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为全国的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也为客观了解和评价易地搬迁在中国减贫行动中的作用及其对于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意义,提供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易地搬迁所造成的个人适应与整体社会结构转型,以及多民族聚居社区重组与治理创新,应该是未来需要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民族地区; 易地搬迁; 扶贫开发; 现代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1 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 13[A]ZH001) 子课题“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经济社会综合调查”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方素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民族史、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 C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926(2018) 09—0008—08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贫困问题特别是农村贫困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障碍。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在反贫困的道路上艰难前行,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易地搬迁就是一项重要的策略和手段。一般认为,当代中国大规模的易地搬迁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早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实施。那里的居民因生态环境极端恶化而无法保障正常生活,于1982年起在政府的组织下迁居外地。[1]这种以扶贫为目的的易地搬迁随后在中国许多地区展开,为反贫困斗争作出了显著贡献。“十二五”期间,中国共有110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财政扶持的易地搬迁改善了生存状况;“十三五”期间,计划有近1000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2] 实施易地搬迁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和中部的荒漠化地区、高寒山区和石山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理环境偏僻,土少地瘠,缺水多灾,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具有“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典型特征,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少数民族贫困人口都是易地搬迁的重要对象。①换言之,作为中国重要扶贫政策的易地搬迁,对于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实践并最终走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易地搬迁是中国实施反贫困计划的开始,也是中国消灭农村绝对贫困的重要途径,该政策及其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学界对于易地搬迁的相关理论和政策、易地搬迁的类型和模式、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易地搬迁效果评估和对策建议等方面,从不同学科的视角进行了观察和研究。②这些研究大多从某地的实践出发进行探讨,反映出中国实施易地搬迁过程中共同的经验和问题以及因地制宜的地方特点,为易地搬迁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了科学支撑。③本文考察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环江县),不仅移民的历史较长、规模较大,而且接受了近6万来自县外的各族移民,其所推行的易地搬迁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模式,在全国的反贫困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通过环江县的个案,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对易地搬迁在中国减贫行动中的作用及其对于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意义进行客观的了解和评价。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