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方素梅:易地搬迁与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5)


    肯福模式——其突出特点是以科技为支撑。环江县在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支持下,于1996年建立了肯福异地扶贫开发科技示范区,以“科技单位+公司+基地+农户”的股份制企业化科技扶贫创新机制进行管理,设计了适应示范区资源合理利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水果、甘蔗、畜禽、蔬菜四大支柱产业,提供了产业的地域布局、产业开发步骤和主要措施。[11]由于其较高的科技含量与创新的运行机制,移民人均纯收入4年翻两番,从1996年的390元提高到2000年的2180元,超过该县农民人均收入2080元水平。这种“科技单位+公司+基地+农户”的股份制企业化科技扶贫创新机制,对西南地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科学价值。
    可爱村模式——其突出特点是整村搬迁和“双土安置”。可爱村是典型的大石山区贫困村,有140户470人,2011年贫困户占总户数的87%。对于可爱村的扶贫措施就是实施整村搬迁和双土安置。有土安置是建立可爱移民新村,使其逐步向规模化产业、特色化产业、合作化产业、旅游化产业转化;无土安置是对有创业能力的贫困农户予以资金补助购买经济适用房,并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使其能够就近实现就业。总之,对可爱村进行整村易地扶贫搬迁,是期望实现下山脱贫开发、原地生态维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走“读脱贫书,挣劳务钱,往好地搬,吃旅游饭”的扶贫开发新路子。目前,“双土安置”模式已经在县内推广。
    毛南家园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农民进城定居。2014年,环江县开始在县城北部建设毛南家园,项目总投资为18亿元,规划占地1200亩,总计规划安置5250户共计2.5万人。安置区内规划有学校、医院、超市、农贸市场、公园、广场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这是环江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无土安置项目,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生态移民示范专案。该项目的最大特点是依托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力图依靠产业、商业、企业和务工来解决就业和后续家庭生计问题,使得搬迁农户能够在安置区附近谋求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实现就业,最终实现摆脱贫困和获得发展。可以说,毛南家园的建设成为环江县易地扶贫搬迁从“新村”大规模走向“新城”的开端。
    第四,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构建多民族共居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环江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主要是来自县内外山区的毛南族、瑶族、苗族、壮族和水族,他们迁移到移民点后便与周围的壮族、汉族和毛南族杂居。为此,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举措努力构建多民族共居的和谐社会。
    首先,强化移民场点的管理体制建设。1993年成立县异地安置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县经济开发办负责对全县异地安置各移民场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县外移民场场长最初由搬迁乡的副书记或副乡长担任,后来转由接收乡管辖,场干的组成既有国家干部,也有场员代表,对于移民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03年10月,县外移民场由异地托管变为属地管理,其行政管理体系完全与当地一致。各移民场其后的村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移民较多的村规定至少配备一名移民村委,以保证村支部和村委会更具有代表性和有利于开展工作。
    其次,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环江县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创的易地搬迁中就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县政府编写了迁民集中学习的提纲,内容包括“民族不团结是谁制造的”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进一步加强。其中,陈双村毛苗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园建设成效卓著。该示范点有苗族、瑶族和毛南族三个移民新村,1995年以来安置县内贫困移民71户277人。在各方的支持帮助下,移民新村的面貌不断变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特色水果产业大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移民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不足500元提高到2015年的6480元;部分移民通过种植砂糖桔,2016年家庭收入超过20万元。居住在这里的各族移民与原居村民,团结友爱关系融洽。在毛苗瑶片区党群联席理事会的带领下,移民新村群众组织开展联建共创活动,连续多年来无矛盾纠纷事件发生,2013年被授予“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总之,环江县的易地搬迁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坚持易地搬迁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根据群众需求和地方实际不断调整移民安置的政策和措施,使得该项工作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实际上,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扶贫工作的实践总结,因地制宜和分类施策已经成为全国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要求,也是不同地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具体要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