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丁文楼:新时代党的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核心理念(3)


    二、科学稳妥推行民族双语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民族团结多作贡献。
    1、民族双语教育培养的大批“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强大社会力量。我国地域辽阔,民族语言使用情况复杂,不要说各民族之间存在语言的差异,就是同一民族内也有“隔山不通语,隔河不通话”的现象。如果语言不通,各民族之间就难以实现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实现认同。语言是人们之间建立联系、沟通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心结”、消除误会、增进友谊的心灵钥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必须全方位发挥语言的作用。
    我国的民族双语教育,是以“民汉兼通”为目标、从学前到大学各阶段民族语文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结合的双语教育体系。几十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民族院校,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双语人才,他们既是民族地区革命、建设、改革的栋梁与骨干力量,也是民族团结的坚定维护者和祖国统一的坚定捍卫者。
    2、互相学习语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党的民族语文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要求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就指出:“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必须学习当地民族的语言。”周恩来曾指示汉族干部“你们要好好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只有学好少数民族语言,才能更好地为边疆各民族人民服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跨区域合作和经济流通加快,迫切需要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深刻阐明了我国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历史发展趋势,对各民族群众来说,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其他兄弟民族的语言文字,便于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必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了解,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些有关民族地区推行双语教育,既要求少数民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也要鼓励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汉族群众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习总书记的指示体现了党的民族平等、语言平等政策,也是新形势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
    2016年,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民族地区干部双语学习工作的意见》。根据这一文件精神,贵州省出台的《关于推进民族地区干部双语学习工作的实施办法》指出:“在我省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历史进程中,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干部双语学习,既是继承我党优良传统,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联系各民族群众,服务全省工作大局的必然要求,又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和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现实需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件还对贵州省民族地区干部双语学习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
    3、民族双语教育为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互学共进创造条件。根据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全面推进民汉双语教育进程,开展了大量工作,不断提高双语教学水平,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积极推进民汉合校、混合编班,形成共学共进的氛围和条件。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少数民族孩子们走出家乡、走向全国架起桥梁。相信随着我国双语教育的大力推进,各族人民的心会更加紧密地凝聚在一起,我国民族团结的基础会更加牢固,也必将更加有利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