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发成]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8:11:24 中国民俗学网 孙发成 参加讨论
三、“隐性知识”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转化 虽然隐性知识难以言表和共享,但并非无法获取。而且,从知识传播的效能来说,显性知识因为其可以被明确编码而具有更强的时空穿透力,也就更有利于提高整个工艺行业的发展水准。所以,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不仅具有学术研究的意义,对传统工艺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传统师徒制中的隐性知识传承与转化 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中,隐性知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获取和存储主要依赖于师徒传承(家族传承),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实现知识的转移和共享。这种转移体现出知识转化的多维度特征:一是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二是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三是从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 对于师傅而言,师傅所掌握的隐性知识,会随着实践深度不断明晰化,以致最终可以编码为显性知识,成为行业内通行的规律(即嵌入的编码知识),从而可以明确地传达给徒弟,表现为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显性化后就可以脱离主体通过文字、图表、影像等现代方式得以获取。对于徒弟而言,从师傅处获得的显性知识首先必须转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特别是那些语言不能够完全表达清楚的知识,需要通过观察、体悟、理解,总结经验,在不断的实践中转化为自己的技艺能力。同样的,师傅教出来的徒弟之所以有技艺高下之分,正是由徒弟间隐性知识的差异性造成的。资质优越的徒弟更容易掌握师傅传授的知识,并与自己的实践结合,形成适合自己的技能和诀窍。因此善于观察和体悟非常重要,正如打铁艺人的俗语所言:“铁三锤,哑巴锤,不声不响自领会;打铁全凭心和眼,多嘴多舌学不会。”另一种情况是,师傅的隐性知识并没有被自己认识到,而徒弟通过细心观察和体悟获得,从而实现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在无数工艺门类中,这三种隐性知识的传承和转化方式一直存在。这种传承和转化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确立起手工艺行业的传统格局,各行各业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传承规矩,并世代相传,极为稳定。 (二)当代社会变革中隐性知识的传承与转化 传统手工艺在历史中产生、变迁,其功能和价值与特定的社会生活相适应。而社会的变迁必然会产生汰旧迎新的历史惯性,“保护得再好的老手艺,也无法改变无人使用或日渐稀少的需求这一事实”。传统手工艺曾是乡土社会不可或缺的生产力量,其存在的重要功能是服务于民众的日常生活。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严重冲击了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伴随着城市文明的崛起和乡村文化秩序的解构,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出现了极大危机。大量传统手工艺因失去生活支撑而衰竭消亡,艺人改行、传承人断层、技艺流失乃至人亡艺息的困境层出不穷。 在这种社会变革中,我们发现了以现代科学为代表的显性知识的力量。这种显性知识也就是编码知识。编码知识又分为非嵌入编码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和嵌入的编码知识(如社会制度、法律)。现代科学以非嵌入编码知识为基础,可以超越国别、族群差异而被全人类共享。而“嵌入的编码知识则依赖于其作用对象和特定语境,一旦对象不存在或不需要,不具备特定语境,其权力,以及嵌入编码知识本身将因失去价值而不复存在”。传统手工艺知识本身是由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这两种知识往往粘连在一起。比如,传统手工艺行业的行规、制度等属于嵌入的编码知识,这种编码知识又与从业者的隐性知识统一在一起。由此也可以从知识论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传统手工艺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反而生命力衰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隐性知识和嵌入的编码知识缺乏穿透力,不易被共享,不能对大部分人产生价值。但是,我们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看,传统手工艺作为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载体,是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标识。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传统手工艺的生命力,提高其辨识度。那么,在当下语境中,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应该如何推进?从知识论角度看,我们应该推动手工艺人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打破技艺壁垒,实现优秀工艺的整体性提高。 推动传统手工艺人所掌握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展开。从内部即是以优秀手工艺人、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为核心,强化带徒授艺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能够主动地将自己的技艺精华无保留地传递给下一代传承人。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铭认为:“泥人张艺术要走向社会,越是想要把它据为己有,就越会使它走向衰落。只有把这门艺术发展推广出去,从事它的人多了,才能使它有希望得到充实和提高。”因此,手艺人需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形成通行的技艺原理,把一些意会性知识和自己所掌握的核心技艺,以语言、文字、图表、影像等载体清晰地表达出来,转化为显性知识。对于那些当前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技能,在授艺过程中应重视对情境氛围的营造,以比喻、寓言、故事、象征等方式表达出来,引导徒弟进入状态。从外部发挥政府、学者、普通民众的作用,引导、支持手工艺人的传承活动。尤其是在当前的“非遗”保护运动中,政府和学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大量的学者深入接触技艺精湛的手工艺人,以自己的学术优势,对手工艺人的核心技艺进行记录和研究,把过去口传身授的工艺,以文字、录音、影像等方式呈现,一些难以言传或片段式的经验,通过研究者的整理成为系统的理论,其实是推动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进程。如果有条件,学术研究者可以协同手工艺人把传统工艺中某些可以定量的内容以科学化的手段固定下来,方便从业者掌握,缩短从业者的学艺时间和难度。而近年来,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开展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手工艺人集中到高校接受培训,为传统民间知识体系和高校精英知识体系之间的碰撞和交流提供机会,提升传承人的艺术文化素养和眼界,也有利于手工艺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通过努力,我们希望能够在不同行业内都形成一定的通用技术规范,可用于指导行业实践,提升行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手工艺知识作为地方性知识,虽不可能与科学知识的非嵌入性相比,但完全可以被编码为嵌入的编码知识,在行业内发挥作用。 需要我们明确的是,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是活态的过程,从内部推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最为根本和有效的。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活态传承,是保持传统工艺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任何一门手艺来说,只有更多的不可言说的技艺、秘诀被揭示和表达,才更有利于技艺的活态传承和文化的积累。 (本文原载于《民族艺术》2017年05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