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姜坤鹏]凝结在手工艺中的时间——论手工艺品的时间性


     摘要:艺术不是静止的,艺术作品是时间性的存在。时间具有流逝性和不可逆性,凝结在手工艺中的时间,以材料的痕迹、手工艺品的效果、把玩手工艺品体现出来。手工艺中的自然材料,本身凝结了时间的痕迹,手工艺生产的过程和手工劳动时间直接以生命时间和气力作用于物,具有不可逆转性。正是手工艺品所具有的独特时间性、偶然性,制作后的手工艺品才被人喜爱、欣赏、收藏。手工艺品不但体现了生产方式中的时间性,也凝聚了把玩者赋予手工艺品的时间痕迹,通过人和物的接触,慢慢承载了岁月的痕迹和故事并呈现出来。
    关键词:手工艺;手工生产;时间;材料;现代;
    作者简介:姜坤鹏,博士,高级工艺美术师。邮编:100025;
    

    现代技术日新月异,人类告别了田园式农耕社会的手工劳动,在机器轰鸣中转向了产品批量复制的大工业生产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快,较手工艺品而言,工业产品少了时间的沉淀和必要的锤炼。传统手工艺品确实费力耗时,似乎不堪一击。但是,凝结在手工艺品中的时间对创作者、艺术主体和欣赏者来说,永远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手工艺品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即手工艺品不仅仅是三维空间的存在,还是具有时间性的审美对象。因此,我们制作手工艺品,探讨手工艺品的特性,鉴赏把玩手工艺品时,都与时间性相关。
    要探析凝结在手工艺品中的时间,空间维度也是不可逾越的。《墨子》载:“宇,弥异所也。”墨子认为“宇”包括了一切三维空间。《墨子》又载:“宇,或徙。说在长宇、久。”《经说》中对“宇”的解释是:“长宇:徙而有处,宇南宇北,在旦又在莫。宇徙久。”这个解释辩证地对待空间中的事物,认为事物是运动的,也是静止的。空间的变迁和时间的“绵延”紧密结合。在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时间观念中,时间不是用精确数字来表示,而重视的是生命时间与非生命体之间的关联性或对应关系,比如手艺和时间,玩物和时间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空间和时间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这一点很多唯物主义哲学都曾论述过。可见,空间与时间紧密相连,那么,融入手工艺中的时间,也不单纯是一种数量,如果要探析它,我们往往就要引入空间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时间和空间也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时间的认识也不是西方式的线性时间观,而是一种循环往复的生命时间观。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讨论手工艺中的时间,就要用手工艺材料的特性、手工艺生产方式的特点、人们对手工艺品的赏玩,即工业合成材料、工业生产方式和机械工艺不能达到的效果来说明凝结在手工艺品中时间的意义和宝贵之处。
    一、手工艺材料
    传统手工艺中的自然材料,本身凝聚了生命时间或创化过程中的痕迹。材料在形成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气息和形成方式。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下,人们认为自然材料可以和人共同呼吸、互为补充。材料本身留下的岁月痕迹,更是人们见证、怀念、回忆、寄情的符号物。
    在民间手工艺创作中大多就地取材,自然材料成为手工艺创作的物质载体。这些自然材料,不管是动物植物材料还是矿物材料,在其生长或形成过程中都会形成时间的烙印。很多植物材料如木、漆、竹、藤、麦秸等,动物材料如丝、毛、革、骨、角等,都是适应天时具有生命痕迹的自然材料,而那些矿物材料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凝结了创化过程中时间的痕迹。中国人向来喜爱温润良泽、含蓄隽永的红木,有的木纹变幻莫测、奇谲瑰丽;红木中的年轮、树瘿,更是给人苍古、悠远的意境。尚·布希亚在《物体系》中认为,人们“因为感伤怀旧的情绪而十分重视木材……它把时间隐含在纤维中,这是一个理想的‘容器’因为所有的内容,就像是我们想要由时间之流中抽取出来的事物”。水晶是佛教七宝之一,也是手工艺材料之一。水晶需要在一定的物理环境中凝结巨大的热量和能量,然后由“种子”水晶将其释放后,慢慢繁殖出来,大概要上亿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人们对于手工艺品的喜爱,首先是因为天然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包含了有趣的自然纹理和自然的质地等,这些本身就是蕴含时间性的视觉效果。如红木的年轮、树瘿,玉石的皮色、纹理等,都在形成的过程中留下了时间的痕迹,蕴含了岁月的意义。
    当然,时间的重要性甚至体现在工艺材料的处理上。河南钧窑的陶泥,不但需要寻找性能稳定的泥土,还要对原材料进行必要的处理以便产生窑变。瓷土堆放于露天料场,经过长期循环不断地风吹、日晒、雨淋、冰冻,使其风化润酥,性能改善,只有具备了足够量的“物理时间”才能得到相应的工艺材料。或者说,正是一定量“物理时间”的“绵延”,才使得材料成为适宜的工艺材料。而在大工业生产下,材料要被消除时间的痕迹,原因是工业生产需要标准化,它不能面对自然材料的复杂性,所以经常要对自然材料进行提纯后再加工生产。若从哲学的角度看,提纯就是消除原材料的时间痕迹,进入绝对化时间的瞬间状态,使之成为标准化原料。
    实际上,中国传统工艺对于朴素的追求,也就是对于自然天工的喜爱。在手工艺创作中,艺人们经常保留“天工”即材料的天然质地,给人自然天成、返璞归真的感觉。唐代荣祚在《玉说》中认为:“璞也者,未治之玉也。既获之后,雕琢未施,挺自有之天资,抱本来之纯素,不假修饰,自成奇珍。”中国传统治玉思想中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就是体味自然美,品赏大自然的造化。人们收藏并观赏和田玉籽料,甚至是喜爱玉皮的颜色,更是一种喜爱自然物之时间痕迹的极致表现。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所谓“复归于朴”就是要回到原始的质朴之道,强调材料的天然性而不加雕饰。“朴者,不雕不琢,无一物之形,而具万物之质。”总之,追求天工就是不要过度人为地雕琢,保留住自然生命运动留下的痕迹,呈现出材料中所蕴含的时间性和历史感。
    自然材料天生就蕴含时间的概念,加上中国人的时间观,往往成为文学语言表达的对象,更是传统工艺的载体和把玩对象。这些材料所体现的时间观念和生命时间息息相关,并存在于一定的文化意识形态中。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玉石、木材、陶瓷、金银铜等材料,都是不易腐烂的材质,本身就可以经受岁月的考验,也让中国人可以在这些材料中表达“永生”“怀古”的心理诉求。在传统观念中,金和玉是高贵与纯洁的象征,甚至是统摄天地万物、沟通天地神灵的神秘材料,所以金和玉的结合堪称是尊贵吉祥与超凡脱俗的完美结合。因为金和玉材质的美观和在时间上的稳定持久性,成为美好的期待与象征,古人讲“金玉良缘”“金玉满堂”就是以金玉承载人的美好愿望,可见材料中被赋予了文化内涵。
    总之,手工艺材料在形成的过程中,本身就凝结了生命时间或创化过程中时间的痕迹。手工艺生产方式是要尊重并保留住时间的痕迹,但工业化生产则是要消除、抑制,甚或要抹杀时间的痕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