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林继富:家园重建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6)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推动了家园重建,推进了羌族地方经济发展。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那些生产性保护的项目引起民众、政府和企业家的重视,羌绣、古羌茶艺、草编制作技艺等受到人们追捧。为此,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具有可生产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改善羌族民众生活的文化资源。“如果一个生态系统能够围绕人们的文化技能发展起来,那么整个社区就可以缓解贫困,缺乏就业能力和市场技能,缺乏适当的身份定位和专业技能网络渠道,就会导致贫困。”[3]因此,政府支持与羌族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产业。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对于家园重建中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不同时间的非遗活动是地方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展的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和保护的方式,如瓦尔俄足节、六月初六大禹祭祀、秋季转山会、羌年、万人沙朗文化活动、巴拿恰民俗文化常态化展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热闹非凡。据统计,自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以来,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举办的次数已达到数千场,参与人数达到几十万人。这些羌族特色的节庆民俗活动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空间,也延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这些传习所是家园重建中的空间,是羌族新家园的文化窗口。例如,汶川县、茂县和理县羌年传习所,汶川县、茂县羌族碉楼营造技艺传习所,汶川县羌绣传习所,理县博巴森根传习所,茂县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传习所,茂县瓦尔俄足节传习所,松潘县羌族多声部民歌传习所,黑水县阿尔麦多声部传习所等,传习所的活动成为有家园意识、乡土精神生活的行为,丰富了羌族新家园中民众的生活,传承发展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传承优秀文化的功能。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摸索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的传承模式。阿坝州甘堡乡小学编写了《博巴森根》校本教材,茂县羌语进入17所中心校、3所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目的是培养中小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羌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羌族羊皮鼓舞蹈传承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实现,羊皮鼓舞蹈中的动作以及歌曲唱词依靠上一辈师父记忆口授给下一辈弟子。羊皮鼓进入学校教育后,学校邀请羌族释比向学生展示羊皮鼓舞表演形式,进行适当说明和解释,一方面,学生了解了羊皮鼓与家乡的关系,另一方面羊皮鼓传习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从这个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重在将活动过程、制作技艺带入校园,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广,因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并非是均衡性的,有些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密集一些,比如,北川青片河流域、白草河流域10多个乡镇,茂县禹里乡、锁江乡、龙安镇、白马乡等地。在保护的时候,这些地区就成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中之重了。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多元的、多渠道的。对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释,不仅使民众能够深刻、系统地理解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历史源脉和传统精神,而且文化阐释本身就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举办系列论坛,如“羌文化与旅游融合交流论坛”“羌文化民俗传承与发展”“羌族释比文化研讨会”等,这些活动从多个方面理清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状貌,肯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推动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内涵建设是多方面的,建设的着力点在于羌族新家园“以人为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整体性、关系性和现代性的生活行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