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张青仁:当代中国的节日日常化与日常节日化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0:11:13 《北京社会科学》 张青仁 参加讨论
一、日常生活角度的理解:节日日常化与日常节日化 搜索2015年中国节日状况可以发现,从年初到年尾,传统节日、政治节日和新兴节日交替上演。对于当代中国节日日常化、日常节日化以及在此基础上新兴节日频繁出现的现象,霍布斯鲍姆的解释影响最大。在现代社会发展变迁的语境中,在民族国家、殖民势力等现代权力话语渗透下,多元主体迫切地希望通过新传统的发明寻求合法性与利益。新的传统通过与旧传统建立联系获取新的合法性,但新传统只是在表面上与过去维系着模糊不清的联系,是对旧传统模仿的“伪传统”。被发明的传统并没有得到社会阶层的全部认可,在接受度上明显小于过去的传统。在这一话语范式的影响下,部分学者对当前中国的节日格局持批评态度。民俗学者号召大家应该辨识并自觉抵制伪民俗、伪传统,自觉弘扬作为本民族文化构成的传统节日。 这一观点体现出中国学界的民俗观与传统观。即民俗传统有一个原生态的基点,它是固化的、静止的,不应有任何改变的。事实上,霍布斯鲍姆提出“传统发明”概念的意义,并不仅在于评判民族主义实践的真与假,而是强调在发明传统的民族主义实践中存在的话语建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国家与民众的二元划分。这也意味着,对于这些新传统与新民俗的研究,关注的不应该只是真与假的问题,而应是传统发明背后的机制与权力话语等问题。 列斐伏尔关于日常生活辩证法的相关论述,为理解当下中国节日的这一境况提供了分析工具。列斐伏尔认为,现代社会的日常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社会全方位的、无孔不入的异化。资本主义商品化的建构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领域分割,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及不同领域,并与之相互联结与影响。列斐伏尔的论述对于理解当前中国的节日生态具备两层启示。首先,节日日常化、日常节日化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对社会生活全方位渗透的结果。对于当代节日现象的理解,应当在社会转型与变迁的视域下把握。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打破了日常生活诸方面、不同领域之间的壁垒,使之成为相互联结的存在。因此,对当代社会节日现象的关注应打破既往民俗学研究中孤立的事象范式,在社会、经济、政治的多重视域中理解作为日常生活的节日。 那么,对于当代中国的节日生态不能使用传统意义上的民俗学研究方法,也不能追求人类学范式下对节日现象及其逻辑的“深描”,而是应该通过对当前中国节日现状概览的资料梳理,在整体社会中分析“节日日常化和日常节日化”这一现象,呈现作为日常生活组成的节日及其与日常生活其他领域之间相互交汇的关系,并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动因进行反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