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东升:族群互动视域下文化空间共享与民间权力互嵌研究以贵州省南部地区怎雷村为例(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1:11:59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袁东升 参加讨论
参考文献: [1]高丙中.中国文化的族际共享[J].民族艺术,1998(4). [2]费孝通.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上的主旨发言[J].思想战线,2001(6). [3][德]李峻石.何故为敌:族群与宗教冲突论纲[M].吴秀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4][英]Leach,Edmond.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London:Athlone Press,1954. [5]杨文笔.超越边界的“文化共享”——宁夏西海固回族“修家谱”现象的人类学观照[J].宁夏社会科学,2017(2). [6]赵旭东.文化共享、互联互通与道路的拓展——文化转型与人类学介入“一带一路”的世界性关怀[J].中原文化研究,2017(5). [7]李亦园.族群关系脉络的反思——序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8][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9]赵旭东.“一带一路”观念对人类学文明研究的新拓展[J].思想战线,2016(1). [10]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9. [12]汤芸.多族交互共生的仪式景观分析——贵州黔中跳花场仪式的人类学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13]吴泽霖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4]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5]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16]费孝通等.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17]段超.再论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18]邓正来.“生存性智慧”与中国发展研究论纲[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19]梁永佳.《航海者》之后: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工作与库拉的后续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20]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1]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M].庄孔韶等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2][挪威]弗雷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M].李丽琴译,马成俊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3][印]阿马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M].李风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