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城镇化进程中民艺调研的路径与方法(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49 中国民俗学网 潘鲁生 参加讨论
四、发展机遇 当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把发展目标导向“美丽中国”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与乡村社会复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民艺的生成基础将得到保护和发展;同时,民艺在艺术审美、乡愁维系、文化创造方面也将发挥积极作用,并作为一种人文纽带和载体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体趋势和机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土文化复兴将释放优秀传统文化活力。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的自觉建构、吐故纳新的过程,既要有“拦河防洪”的文化抵御能力,又要有“蓄水发电”的文化传播能力。我们认为,乡村文化的保持与创新将成为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特别是随着乡村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经济社会等区域环境的不断更新变化,为处于不同阶段的乡村聚落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遇,乡村空间结构由分布上的同一性、职能上的同构性逐步向多样化和综合性方向转变”(5)。乡土文化与传统民艺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铺陈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同时更是以文化创新形塑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处在人类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节点上,只有持续重视并深入挖掘民族本原文化潜藏的核心价值,才能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 (二)文化“景观化”凸显民艺赋能价值。在调研中我们看到,随着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观念的深入人心,传统民艺原有的用品功能价值、生产价值,正在大幅度地让位于可展示、可参观、可赏鉴、可教育功能的景观价值和体验价值,变成与旅游、休闲、时尚等服务性产业紧密相关的“场所景观”。比如,乡村正变成传统民艺“场所景观”的策源地,大量与民艺有关的场所空间被生产和规划出来,包括民艺与传统聚落规划及建筑系统、民艺与传统节日及生产习俗系统、民艺与传统礼仪及礼俗系统、民艺与民间信仰俗信系统、民艺与传统表演及娱乐系统、民艺与日常人伦的生活系统等等,其新的价值被广泛赋能于“场所景观”。传统民艺的体验性、工艺质地的温度感、场所文化的关联性以及环境历史的神秘感等价值,进一步被认识和发挥。在文化“景观化”的趋势下,民艺的赋能价值进一步凸显。 (三)“美好生活”的新消费观将激发民艺活力。以“美好生活”为核心的新消费观获得发展,单纯依靠商品的货币价值已经绠短汲深,物品体系的重新定位、创新、扩容与分类成为必然。以手工艺为例,可分为日用品、文创品、奢侈品和艺术品等类别,形成“金字塔”式结构的品类分布,分别对应不同的消费需求和创新需求。越往塔底,距离造物和文化存续的现场越近,本土意识和本原文化的意义越强,使用价值和普及价值越高,场所意义和群体参与度越高,群体性价值观和认同度也越高;越往塔尖,距离造物和文化存续的现场越远,国际意识和多元文化的碰撞性越强,美学价值和拥有价值越高,场所意义和群体参与的程度越弱,群体性价值观和认同度也就越差。随着新消费观发展,文化意义进一步凸显,民艺的日常审美、情感维系、礼俗内涵等将获得新的认识和发现,并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四)生活方式发展将延伸民艺的文化语义。传统民艺的符号语义获得开发与创新,成为当代工艺美学的一种趋势。其中,表层的符号语义主要汲取自然材料的形态、手工的质感等进行工艺的艺术化再造,涉及器物的造型、用料、质感等;还有汲取传统手工艺的图案、符号、技艺等进行再创作,表现为“大众化”“物质的审美化”创作与消费趋向。同时,深度的符号语义体现为“非物质的审美液化”与创作过程,是一种文化内涵、文化意义、美学趣味的融入,也许从表面看不出传统工艺的痕迹,但本质上是传统工艺“液化”为某种新艺术形态的过程,满足受众休闲、娱乐等目的。比如,传统花炮工艺与化学、文化、艺术的融合创新,其观念化、艺术化、美学化潜能得以释放,为工艺的传承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如果说“表层的符号语义”更倾向于“物性”层面的审美意义追求的话,那么,“深度的符号语义”则更切近“心性”层面的审美意义追求。此外,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在经历艺术的“审美泛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传统民艺融入当代观念、景观、生活方式,获得新的建构和发展。 (五)“可持续生计”的发展凸显民艺的民生价值。传统民艺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着力创造工作时间,提高工作能力,减少贫困,增强幸福感,增强发展的适应性和恢复力。其中包括实施“公平贸易”和“伦理消费”,强调交易的透明度、公平的价格、来源渠道的可追溯以及原创人的公平待遇,以及关注顾客消费意识、消费动机、消费行为等在公平贸易中表现出的团结性、责任感、环保性和利他性。发展公平贸易,保护艺人权益和作品原创,提高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促进民艺传承,是一条维护可持续生计有效的扶贫之路。 (六)乡村振兴战略与民艺发展的机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项重大机遇,必将催生一批新兴群体,汇聚一股新生力量,共同推动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复兴和发展。乡村文化振兴将重建包含民艺文化的“价值共同体”,比如带有场所共同价值的“乡土博物馆”“乡土景观群”“农业遗产带”“田园共同体”等文化设施将新建和复建;反映乡村耕读文化、乡情村史、乡土记忆、农民绘画、乡村活态生活、乡土主题等多样化的“乡土博物馆”将应运而生,具有识别价值的乡村聚落、民居住宅、田园风光等“乡土景观群”将受到重视,集物候节律、传统节日、农耕智慧、集市活动等与日常生产生活一体的“农业遗产带”将焕发活力。传统民艺融入其中,展现一方水土、社会、经济、人文等乡村风物和文化载体,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同时,乡村振兴将实现民艺教育聚合体的兴盛,以双向流动和城乡资源共享,将促进民艺传承群体的崛起。此外,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将加速城乡民艺的线上与线下互动频率,拓展民艺传承发展渠道,并带动解决互联网时代民艺知识产权及从业者权益保护等现实问题。 历史上,中国社会的基础形态是乡村,民族共有的“文化根”和“价值池”在乡村,而以乡村传统工艺为典型代表的中华传统造物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恰恰是生成、传承、传播、教化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方式。当前,城镇化进程给相对固化的社会形态、物理空间、人口结构、公众利益、生产与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生态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乡村的地域扩散与改造过程,非城市文化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全社会逐渐接受城市文化而挤出乡村原型文化的过程,以及多极化乡村文化场域免疫力逐渐被城市单极化力量降低的过程等等。民艺来自乡土、源自生活,它包含物态与人心,经历并透现社会变迁。植根社会历史与文化土壤,由现实的生活以及内在的精神世界去探求民艺发展变迁的构成因素和动因,不仅有助于开展民艺的抢救与保护,还将促进民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之充满动力并回馈生活。 (本文刊载于《民俗研究》2019年第5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