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希思对大西洋联盟政策的调整与英美关系重构(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9:11:20 《历史研究》2019年第1期 梁军 参加讨论
五、中东危机期间的英美龃龉与关系改善 正当希思殚精竭虑地协助推进“欧洲年”计划时,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及随后出现的石油危机再度重创了英美关系。 这场英美关系的危机,主要源于中东战争中包括英国在内的欧共体国家所采取的有别于美国的立场——他们宣布严守中立,并拒绝了美国要求使用北约军事基地为以色列提供援助的请求。不仅如此,欧共体还于11月6日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以色列必须从1967年冲突以来所占领的领土上撤军”,并指出任何和平解决方案都必须“考虑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此后,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中的阿拉伯国家部分削减石油产量并大幅抬高石油价格,使得严重依赖中东石油供应的西方国家陷入经济困境。迫于压力,资源自给率更低的西欧国家不得不采取有别于美国的态度,谨慎地处理此事,降低批评阿拉伯国家的调门。 此时,基辛格已就任国务卿,正式执掌美国的外交大权,他与希思政府的矛盾也日趋表面化起来。在此次中东危机前期,基辛格一度希望英国支持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的“停火并恢复阿以战前分界线的议案”。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希思政府仅表示同意支持阿以就地停火的议案,这既是由于英国对中东石油的高度依赖,(76)也是因为英国已通过其驻开罗的外交机构得知,埃及领导人萨达特已请求中国在美国提出其议案时行使否决权。对于英方的解释,基辛格丝毫不予理会,他批评英国想承认阿拉伯人的战果,并想与美国脱离关系。他还指责希思政府的态度“糟糕透顶”,因为英国只知道“消极坐等其成”,“而不去(积极)塑造事态进程”。(77) 更令英美关系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后希思政府又拒绝美国取道英国为以色列提供空援(78)和制裁苏联的请求,这再度令基辛格大失所望。他愤愤不平地说,“英国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们依然在华盛顿享有着优先地位的现实。他们不但没有阻挡盟国对美国的无端非难”,反而“加入到他们批评美国的喧嚣中来”。(79) 为了缓和美英两国间的紧张气氛并寻求解决之道,希思曾于10月中旬致信尼克松,表示他愿与美国密切合作以找到摆脱当前困境的办法。尼克松随后回复称其同意希思对形势的判断,并期望英国紧急派代表赴华盛顿进一步讨论此事。(80)然而,当希思10月25日从新闻广播中得知美国进入全球军事警戒状态、核大战一触即发之时,不禁对美国的单边做法大为愤慨。他震惊于美国总统显然已走得如此之远——“完全不事先知会其盟友,也不对当时的军事形势作出任何说明,(便采取如此重大行动)”,谴责美国升级危机的做法对英国和世界已造成“巨大危害”。(81) 在基辛格看来,英国与欧共体其他国家在中东政策立场上表现出的自主倾向,似乎证实了他内心深处的最大恐惧——欧洲认同竟然会被用来对抗美国,而大西洋联盟就如同从未存在过一般。所以,美国很快进行了外交回击。基辛格当着英国驻美大使克雷默的面,严厉批评英国在欧共体内未能有效地制衡法国,而且“英法勾结意欲将欧共体建立在冷酷的(反美)基础上……这无疑是自从希腊城邦面对亚历山大以来最糟的决定”。(82)他还痛心疾首地表示,“英国加入欧共体本应该将欧洲(对美国的态度)抬升到英国的水准,但实际结果却是把英国降到了欧洲的水平,这真是莫大的悲哀”。(83) 对于基辛格的一再诘责,希思在11月底的一次有美国记者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不讳地予以反驳。他说,“美国不经与欧洲国家磋商便推行‘欧洲年’计划是错误的,(因为)他们不会不经与中国人磋商便出台‘中国年’计划。(而美欧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未能对统一的欧洲行动做好准备”。(84)然而,对于希思的评论,基辛格不是将其视为个人攻击,便是看做喋喋不休的说教,完全无意认真理会。不仅如此,他还授意美国官员通过外交渠道将其私下对希思的啧啧烦言透露给英国外交部门。至此,希思与基辛格的个人冲突与矛盾几近公开化,而基辛格的种种“傲慢无礼”和有违外交常规的做法,既令英国外交人员倍感困惑与难堪,也使英美关系直线降至冰点。 围绕“欧洲年”计划的纠葛暴露了美英间的利益分歧,而1973年的中东危机亦见证了战后以来英美关系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直到希思1974年2月下台前的最后几个月里,英美关系才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在这一过程中,先是英国外交大臣霍姆抛出了橄榄枝。在1973年12月1日给基辛格的一封长信中,霍姆请求后者不要过分在意希思的个人言论。他解释说,“尽管英国必须独立行事并表达自身的关注,但英美关系就总体而言是牢固的”。(85)随后,希思在12月下旬给尼克松的一封信中继续释放善意,表示了支持基辛格计划的态度,即由西方国家建立一个能源行动小组,统一石油消费国家的立场,共同应对阿拉伯国家的“勒索”。他还说,尽管英国在哥本哈根欧共体峰会上敦促欧洲各国接受美国计划的努力未获成功,但他仍会为推动欧共体在华盛顿能源会议上与美国合作。(86)此外,在另外一封给尼克松的信里,希思还急切表达了希望与美国在私下里继续保持高级别官员接触的愿望——“英国愿意在严格保密的条件下为尼克松的目标提供帮助,而非相反”。(87) 最终,在1974年初召开的华盛顿能源会议上,英国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它说服其他欧共体国家一起不顾法国反对,和美国达成协议,决定采取共同行动应对能源危机。在这次会议上,英国固然同情法国的立场,赞成欧共体与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建立某种新型关系,但希思也敏锐地意识到,只有美国才有能力解决中东难题,并终结这场危机。事实表明,为了确保英国能源供应不受威胁,英国甚至打算在秘密条件下采取有别于欧共体的“独立政策”。自然,希思亦不得不为其立场付出代价,因为此举肯定会破坏英法建立不久的互信关系。归根结底,英法矛盾的实质被英国驻法国大使一语道破,“我们与法国关系的中心难题在于欧洲面对美国时所采取的立场,以及如何平衡欧洲和大西洋的关系”。(88) 对于英国关键时刻的“拔刀相助”,尼克松在随后会见英国驻美大使克雷默时表示了赞赏和谢意,他尤其表达了希望希思与他本人间的密切私人交流能够持续下去的愿望。而克雷默则在与尼克松的会面中敏感地意识到,“在欧洲年和中东事务上,尼克松的表态同我们与基辛格博士打交道时所了解到的总统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89) 以上这些可谓希思政府末期英美关系明显改善的表现。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在这场危及全球经济体系的石油危机中,英国无法继续承受大幅上涨的能源进口成本,以及由此引发的国内经济、政治动荡。而欧共体和法国的方案又收效甚微,乏善可陈。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希思最终被说服并不得不接受,“没有他们(美国),这些难题无法解决”,“美国可以单干,但欧洲却不能”,英国需要美国的合作方能渡过难关。(90)然而,与美国合作的代价是华盛顿能源会议上的英法交恶以及欧共体的分裂,它极大地打击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信心,(91)并在事实上使希思担任首相以来所做的外交调整难以为继。 到1973年底,英国外交大臣霍姆被迫向基辛格公开表明立场,确认欧共体9国无意在美国与共产主义大国之间寻找位置——“我们不是第三种力量,而是和你们一边的第二种力量”。(92)而美国方面此时也意识到,“英国臣服于美国在欧洲的强势地位”,是因为它深知“在可见的将来,只有美国才能确保‘缓和’进程的实现”,只有美国方可“保护西欧免受东方阵营干涉的压力”;加之“欧共体对捍卫西方价值观和大西洋共同体利益的重要性”以及英国可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93)美国再度确认了保持英美政治联姻的必要性。 随着1974年希思的下台,英国外交此后被大西洋主义者长期把持,英美关系又重新回到了“特殊关系”的轨道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