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同为“病夫”的相似命运,是近代国人关注和理解中土两国关系的重要着眼点,也是迄今学界把握两国历史关系的主要视角。但囿于这单一视角,学界对近代中土关系及当时...
内容提要:近代中国银行制度的形塑,经历了从19世纪70年代早期构想,到1897年第一家华资银行即中国通商银行的制度文本的问世,直至清末初步形成华资银行业制度文本体系。在此过...
内容提要:保浙会是戊戌时期的一个重要学会,是由陈虬等在京参加会试的浙江举子倡议设立,但由于福建道监察御史黄桂鋆的弹劾及浙江举子孙灏的攻诘,被迫解散。以往学者普遍认...
走进紫禁城,不论是登上三大殿台基,还是来到东西六宫,随处可见又粗又高的铜缸和铁缸,统计其数,总共308口,算得上是明清皇宫的一个特殊景观。然而,这数以百计的大缸并不是...
清王朝以宣统朝而终,这是辛亥革命的结果。然而,何以清王朝于宣统三年(1911)在革命的冲击下迅速覆灭?这与宣统政局的演变相关,本文拟对此略做解释。 一、宣统政局的形成 宣...
摘要:1923年,顾颉刚提出“层累”说,致力于打破旧有上古史系统。1930年,发表《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之文,有的学者据此认为顾颉刚的学术宗旨已经改变,这是不正确的。...
编辑同志: 您好!最近读了贵报文史版《“共享太平之福”——明代中外文明交融互动的共同体建构》一文,我对明代的朝贡体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了解到有学者对这一朝贡体系颇有...
放眼民国文化史,鲁迅与郑振铎都是不同凡响的人物,他们都是文学家、学者、翻译家,都在各自的领域创造了凡人不及的辉煌,他们都是真诚的爱国者:希望国家繁荣强大,对当时社...
对欧洲来说,东方是个神秘的地域。16世纪以前西方还没有一幅完整的中国地图,那时的西方地图绘制学建立在托勒密的宇宙观基础上,而对东方和中国的认识,中世纪以后大多还停留...
章开沅,生于1926年7月,祖籍浙江吴兴(今湖州市),童年长于安徽芜湖青弋江畔。生于绅商门第,因家道中落和日本侵略,中学阶段始随家人颠沛流离,备尝艰辛。1946年9月入金陵大学...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研究清初汉军八旗的诸多疑难问题。认为努尔哈赤时期汉族官兵多是“随旗”行走,随旗汉人与旗人不应混淆。入旗汉人载体是包衣等内牛录,对16个外牛录提出...
中国现代学术典范的转移,是一个不太容易说清楚的课题,古今中西诸多复杂的问题交汇其间,其中不乏一些或关键或微妙的具体问题。比如,典范转移过程中的主要症结之所在、典范...
内容提要: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申报》为中心,发表了一系列反映各方面观点的文章,提出了形形色色振兴蚕丝生产、改善国际贸易的方案。这场讨论经历了三个阶段,由最初的乞...
内容提要:以民国时期美利奴羊进入山西为个案研究,通过对美利奴羊的引进、推广、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具体过程的分析,初步探讨畜牧业背后的国家制度、政策、社会层面...
内容提要:一战后期,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威尔逊主义充满悖论。威尔逊试图通过“民族自决原则”来解决列强与殖民地的矛盾冲突问题,同时又不得不依靠英、法、日、意等列强的...
内容提要:清末民初,中国经历了一次民主转型。从立国建政的角度观之,预备立宪与辛亥革命都是为民主转型所作的努力。建政的努力不只是制度文本的供给,也是政府对民众许诺的...
内容提要:中东铁路是沙俄为攫取中国东北的权益而修筑的。在路线选择上,刻意避开了中国东北地方政府原有的统治据点,刻意在东北地方政府统治薄弱的地区修筑铁路。为了抵制沙...
内容提要:元朝时忽必烈曾派大军东征日本,日本史书称之为“蒙古袭来”或“元寇”。明治以后,这一历史事件被作为凝聚和弘扬日本民族精神的上好素材广泛宣扬。甲午战争前,一...
内容提要:晚清是近代中国边疆政治地理发生巨大变动的转折时期。随着边疆危机日趋深重,晚清时人逐步意识到慎重命名地理名称的重要性。川藏交界区域地理名称的生成、运用,经...
内容提要:辛亥南北战事相持不下,为了避免战祸延长造成国家社会的重大危机,促使清帝退位成为首要选项。在清廷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之间,袁世凯上下其手,一面化解君主党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