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黄兴自由观的碰撞 作者:苑书义 孙中山、黄兴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曾经声应气求、并肩战斗九年,后因中华革命党组党原则之争,而一度分道扬镳。中华革命党组党原则之...
港台及海外学者对陈独秀的研究 作者:陈建明 一、台湾、香港学者对陈独秀的研究 国民党政府兵败台湾,原已投降国民党的托派任卓宣(叶青)等人,也随之到了台湾。他们偶有回忆和谈...
关于曾国藩评价的几个问题 作者:茅家琦 一、意见分歧源于评价的视角不同 历史人物评价从来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曾国藩评价问题上的分歧显得更为突...
孙中山、黄兴比较散论 作者:石彦陶 石胜文 一 能让孙中山从神坛上走下来吗? 辛亥革命是一场推翻封建帝制的“国民革命”,而不是少数人、更不是个别人的个人行动。而今人纪念辛...
关于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 作者:胡明 1924年9月3日《向导》周刊推出一个“义和团问题专辑”,整份周报就四篇大文章,都是讨论或者说纪念义和团运动的。首篇即陈独秀的《我们对于...
工商团体与南京时期之营业税包征制 作者:魏文享 摘 要: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因应裁厘需要,开始正式征收营业税。依营业税法规定,该税本应由税务机关直接征收。但在当时之条件...
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的苏联之行(一) 作者:杨天石 一 早蓄游俄愿 俄国十月革命引起世界列强的恐慌与敌视。美、英、法、日等国首先选定在俄国远东、西伯利亚等地区发动进攻。...
公私观念与人文启蒙 作者:刘志琴 “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是个陌生而令人感兴趣的课题。因为公与私这一组观念在生活中频繁使用,在伦理道德中更是为人、行事的价值准则,然而这...
关于国家、地方、民众相互关系的理论与研究概述 作者:徐松如等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史学界对社会史的研究日益重视,关于国家、地方、民众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国...
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的苏联之行(二) 作者:杨天石 俄国人拒国民党在库仑建立军事基地的要求,蒋介石大失所望 俄国人长期将蒙古视为其势力范围。1911年,中国发生辛亥革命,沙...
关于蒋介石第一次下野的几个问题 作者:黄道炫 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 1927年蒋介石下野是以南京政府及国民党内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为背景的,通过对蒋介石下野原因、过程的客观...
辜鸿铭对“黄祸”论的回应 作者:罗福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欧美列强为了瓜分中国并企图用基督教使“中华归主”而先发制人地虚构“黄祸”威胁之际,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人...
孙文民初政治迷误的根源 作者:袁伟时 赞颂孙文的文章汗牛充栋。海内外学者论述其失误的论著,亦不绝如缕。笔者认为他在辛亥革命后第一个十年中,除处理政治纲领、宋教仁案、护...
关于李鸿章等洋务派人物的评价问题 作者:余明侠 李鸿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评价问题,在其生前就是或毁或誉,褒贬不一。早在1884年中法战争时期,因为李氏一意...
辜鸿铭对列强和西方世界的抗辩——以“庚子之乱”为中心 作者:李玉刚 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 在清末民初的中国知名学者中,辜鸿铭所遭遇到的尴尬与无奈当是一个绝无仅有的特例...
孙黄交谊与辛亥革命 作者:林增平 一、成立同盟会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7月下旬,经日本友人宫崎寅藏介绍,黄兴在日本东京与孙中山初次见面。双方交谈,甚为投合。(《清国革...
关于李鸿章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夏东元 一、往事新议 六十年代初,我曾撰文《李鸿章早期的洋务思想》,对于李鸿章,主要提出了下述三种看法: 1.1862年李鸿章到上海后,“联各...
作者:龚书铎 黄兴涛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儒学,也自然有影响各时代儒学发展的独特人物。在晚清,张之洞与儒学很有关系。虽然他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上成绩微不足道,但凭借其在政治...
关于宋美龄与美国特使威尔基的“绯闻” 作者:杨天石 1985年,美国人迈可·考尔斯(GardnerMilkCowles)出版了一本回忆录,题名《迈可回顾》(MilkLooksBack),其中写到,1942年10月,美国总...
“涉外”成功不等于“外交”成功——李鸿章早期涉外、外交活动刍议 作者:雷颐 1862年到上海参与针对太平军、小刀会的“协防”,可说是李鸿章摆脱曾国藩、真正“自立门户”的开...